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1)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2)

孔子将《诗经》作为弟子的启蒙教材,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作用。他认为一个人学诗,有助于完善人格,整个社会学诗,则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诗经》由此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这种源自《诗经》的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被称之为诗教。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3)

《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的甲骨文字形,从攴从子爻声,好像手持杖教子的样子,应当是指教导孩子学习使其明通道理,本义当为施教、教导。这种教育,必然带有一定的教导启发,所以古人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予以发扬、强化,并且能发现学生的失误过错,予以纠正、克服,引导学生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我们的祖先很早便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并且开始了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三代以前,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已经开始重视教育,西周之时已经有大学、小学、国学、乡学,逐渐形成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开始兴起,如孔子、墨子、荀子等等都通过讲学来传授知识,且出现了一些教育专著,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强调要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而非千篇一律说教;如温故知新,强调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需要反复学习,才能牢固掌握,并从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4)

西汉时,已经出现了专门传授知识、研究学问的太学,讲究明经修行。唐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学制体系,当时周边各国还会派留学生前来学习中国文化。唐宋以后,新型教育机构——书院开始出现,这些书院以义理修养为核心,将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明清大致相似,中央有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边疆还有卫学,规模有大有小。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5)

历朝历代,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资源,对于人才的重视,也就带来了对教育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教育,并不是单纯教授知识,而是以做人为教育的第一目的,传道授业解惑,传道第一,注重的是教授学生以德行和智慧。道德教育和德性的培养,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都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心,道德教育感和历史使命感贯穿教育的实践之中。无论是孔孟还是老庄,无论是佛道思想还是宋明理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尤其重视提升自身的修养。这样一种风气,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教育、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文明的繁荣,使得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能一脉相承、历久弥新。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6)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是既要教也要育,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教授就可以。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无论是古代的教育还是今天的教育,从教者都要致力于启发每一个人内心的自觉,教授学生知识,也要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做人的方法、做人的乐趣,求真务实、身体力行,立志有恒、克己内省。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7)

当然,教与学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古人说教学相长,教的过程何尝不是学的过程,教然后知困,从教者教授学问,也在教授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反过来要求自己、提高自己。所以教能够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教与学之间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也有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平等关系。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8)

一代代中国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家风家训)、百工技艺的传授,将中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延续和发展,由此传递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今天的我们也应当在教与学之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施希茜)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9)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10)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11)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12)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13)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14)

每日一字讲解(每日一字教)(1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