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热播古装剧《清平乐》,不少同学纷纷向老师反映,电视剧里的人物角色,简直可以撑起语文教科书的“半壁江山”,北宋的那些大文豪,听到名字,就令学生们瑟瑟发抖,他们的作品,常被老师冠以“熟读背诵并默写全文”。没事看看电视剧,扩充一下语文常识还是不错的。别看《清平乐》是个古装剧,里面的语文考点,老师帮大家梳理了一下,看看你都掌握了几个:

清平乐语文复习(清平乐里的语文考点)(1)

1、《清平乐》是读(yuè)还是清平乐(lè)

同学们首先要明白《清平乐》是什么?它是唐代教坊名曲,教坊是古时候人们的舞乐机构,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才艺培训。所以《清平乐》它是一个乐曲的调,借用汉乐府的清乐、平乐两个乐曲的调命名的。在宋代演化为双调词牌,一共有四十六个字,共八句话,有严格的平仄声韵。电视剧中,《清平乐》如果定为乐曲,就读yuè。乐在语文考试中,也是多音字考点,当其表示快乐、欢乐的时候则读lè。

清平乐语文复习(清平乐里的语文考点)(2)

除了《清平乐》,还有许多表示词牌的“乐”:《开元乐》、《西平乐》、《齐天乐》,这些都是曲调的意思,所以读yuè。而这些词牌:《归田乐》、《天下乐》、《逍遥乐》中的乐,就是快乐的意思,所以要读lè。同学们不要觉得复杂,只要理解了“乐”字的意义,我们就能区分其读音,这在考试中都是语文学习的考点,请记住。也可以考考家长,看看家长是否把《清平乐》读错了。

清平乐语文复习(清平乐里的语文考点)(3)

2、大文豪的作品考点,需要你掌握

在这部热播剧中,出现的大文豪们,同学们都知道哪几个人呢?学过了他们的著名作品了吗?先看看这张表格,满满的都是考点。古代诗人抒发情感,不像我们现代人,可以唱歌、跳舞、打游戏、高兴地时候喝上一杯、出去吃火锅、吃烧烤、喝奶茶,以晏殊、欧阳修、范仲淹为代表的文坛大佬们,记录心情的点滴起伏就是吟诗。我们的学生还要学习他们的诗歌词赋,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清平乐语文复习(清平乐里的语文考点)(4)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全文共有368个字,不光是要背诵和默写,还要理解其深意,读懂波澜不惊、静影沉璧的诗人情怀。而且语文考试最喜欢考的题型就是填空题:范仲淹,字______是北宋著名的______家、_____家、____家,又称_______答案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又称范文正公。错一个字,这道题就没分了。同学们,快点记下来。

清平乐语文复习(清平乐里的语文考点)(5)

关于晏殊的文学常识考点: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并称“二晏”。

关于欧阳修的文学常识考点: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的成就举世公认。

《醉翁亭记》同学们都会背了吗?语文老师的惯性要求:熟读并背诵,还要默写全文哟。

清平乐语文复习(清平乐里的语文考点)(6)

3、学习并背诵5首《清平乐》

《清平乐》是宋代人最爱用的词牌名,常写归隐的生活之趣,朋友间的离别感伤,又或是触景生情的感情抒发,老师为大家梳理了5首名家写的《清平乐》,同学们感情去的可以自己学习一下,多背背,对语文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清平乐语文复习(清平乐里的语文考点)(7)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小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全词写出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情,或为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代】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这是一首念远怀人的爱情词,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分。

《清平乐•金风细细》

【宋代】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通过主人公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这一意境中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清平乐•留人不住》

【宋代】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此词写离别,然而所写景物却是碧涛春水、青青杨柳、晓莺啼鸣。用春天美好的景物写离别,并把枝枝叶叶都赋予离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