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忍不了了。
源头在这:
你第一反应:2020年了,还有人看剧上升演员?
呵呵。
部分人的恶毒,还真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还要坚固。
细究下去,Sir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前两天就有苗头了。
一个热搜越爬越高:
林有有是谁?
《三十而已》中的一个女性角色,爱上剧中年纪大的已婚男士,被拒绝后仍辞去工作不依不饶追求。
通俗点说——
小三、绿茶、婊。
骂,是能想到的。
但如今骂人话术质量之高,花样之多,确实是Sir没想到的。
翻开林有有扮演者,张月的微博。
不堪入目。
初级。
纯宣泄,绝不拐弯。
却也是通常被点赞最多的一类,直接有效地煽动情绪。
你能不能别恶心人了
气得我想冲进屏幕里去打她
中级。
骂得“有理”。
样貌是借口,演技是借口,最后目的依然是辱骂。
看似有理,根本站不住脚。
骂“丑”的,意思是长得美的小三你就能认?
骂演技模仿白百何的……
Sir坦白说,张月演技的确还稚嫩,但人家最多也就样子有点像白百何吧。
还有。
给自己找好后路的,这括弧加得有灵性:
Sir就想不通。
要真不想上升演员,为啥要跑来演员微博底下骂?
当然,以上都比不上高级用户。
骂起人来,有“分析”,有“对比”,假装理中客。
当中的逻辑混乱,Sir就不细说了。
因为这并不是某几个人的谩骂。
而是慢慢形成一种群体无意识的宣泄狂欢。
Sir昨晚刷着刷着抖音。
跳出许多相似的视频:用拖鞋等工具,猛抽电视上林有有的脸。
随便一条,就是几十万赞。
这真的有对演员造成伤害吗?
肉体上的,当然没有。
但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脸被这样抽,你心里怎么想?
与网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演员的态度。
张月,94年的年轻演员。
Sir觉得这小姑娘已经比大多数同龄人成熟。
谩骂刚开始时,她还会逐个回复网友,自黑自嘲:
承受着委屈同时。
还不忘专门发微博“感谢”,并无奈地说“下次想做好人”。
但再柔软的人,最终还是被击倒了。
微博关闭部分评论,只允许关注7天以上的粉丝评论。
至此。
又一次“运动”成功了。
又一个“小三”倒下了。
说实话,Sir最恼怒的不是这种现象发生。
而是,它为什么总一再发生。
没错。
“国产小三”,始终是一份高危职业。
17年,《我的前半生》热播。
受害者吴越。
她在该剧的角色叫凌玲。
尽管她当时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成功颠覆我们对“小三”的态度。
不美艳但舒服。
大龄离异女,貌不惊人,穿着没有牌子货,清一色朴素大方。一笑,眼角还有淡淡的鱼尾纹。
不作还独立。
大专毕业,从跑现场的下游访问员挤进咨询公司,只有她自己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单身妈妈,勤劳能干,会这么教育儿子,“如果你明天想过好日子,你今天就必须努力”。
最主要是,她不是趴在男人身上的“吸血虫”,甚至是男人事业与生活,惺惺相惜的好伙伴。
出了事,还主动“认错”。
这么一个善解人意的形象,试问,谁不被俘获。
后面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演员吴越在微博遭受了大概从影生涯以来,最猛烈的问候。
谩骂热火朝天。
连她的情史也被扒出。
Sir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谁是压死骆驼的那一根稻草,总之结果是,吴越关闭了微博评论。
当时的谩骂,放在今天看依然魔幻。
大概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
你是小三啊,怎么可以如此“平凡”。
很讨厌很恶心你这个吴越。
一直以为小三是美丽的,没想到……
第二类,你演小三这么像,你本人一定也当过小三。
演技真好……你就是一个长得又老又丑还很有心机的……
看你演着戏,一定也不是啥好货
第三类就更可笑了。
我知道你的角色不是你,但我就是想骂。
虽然是角色,但我还是想骂
你为什么想骂?
什么叫恶意,纵容自己无缘无故地伤害别人,就是恶意。
从张月到吴越。
这些明晃晃的“诋毁”中,最常见的一个字是,#丑#。
谁才丑。
我们不得不再次直视这个词——平庸之恶。
平庸之恶。
在过去,这是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而在今天,这是一种借助互联网的便捷与隐匿,“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
小三就该是妖艳贱货?
男人就是下半身动物?
乃至于,成功者比失败者的话更有含金量,成年人就爱撒谎——
还记得2012年的丹麦电影《狩猎》吧。
男主卢卡斯在小镇幼儿园上班。
每天早上出现的方式都很特别,他喜欢摘掉眼镜,翻过栅栏,吓得孩子边跑边笑。
这是一个好老师。
人人都爱他,大人,包括孩子。
有一天,一个四岁小女孩克拉拉跟院长说,卢卡斯对她做了“那样的事”。
整个小镇的态度变向了。
孩子是弱者啊?
孩子怎么可能说谎?
孩子说谎,对她(他)有什么好处?
正是在这种“惯性的认知”下,卢卡斯的生活毁掉了,有人杀了他家的狗,有人背后辱骂他,有人当面殴打他……
这些人以为自己在行使正义,但他们行使正义时,无凭无据。
正义是一种理性的判断,不是一种情绪化的站队。
苏格拉底有句话: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同样的,未经思考的“正义”不该被行使。
诡异的是,同时,这些未经思考的正义,又因为天然具有“煽动性”,喜欢抱团出击。
从“抵制***”,到抵制***。
从普通人,到明星。
还记得孙杨的禁赛风波吧。
当他从领奖台最高处下来,对着英国运动员趾高气扬地回击时。
舆论全在叫好:好样的。
You lose,I win,Yeah?
之后呢?
你根本想不到事情会如此反转——
当孙杨曝出丑闻,但事情还没定论时。
部分网友就开始涌入孙杨对手霍顿的微博,集体道歉。
有接力刷“Sorry”的。
还有人深情款款,写赞歌的:
从打别人的脸到打自己的脸,不就应了鲁迅那句话——
“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
国民们,该想想了。
什么是正确的?年长说的?权力大说的?还是多数人以为的?
……
最后,回到林有有。
这角色引起公愤,其实就在于一个词:不体面。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不要脸地纠缠大龄已婚男。
怎么忍?
但恰恰。
林有有暴露出一个更广泛,更可怕的现象:
今天绝大部分国人,不体面,也不认识体面。
什么是体面?
体面是尊严,更是智慧,只有由智慧判断的尊严,才有底气叫板年龄、财富、身份、地位。
体面也不是你有能力过你要的生活,是你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个人都有他(她)的生活。
说白了,体面不是选择。
是你尊重任何“经过思考的选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