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卦,为少男。在《易经》中,艮代表山、丘陵、土石等,是静止的;但作为八卦之一,它又表示变化。所以,《周易·说卦传》说:"艮其止也"。

意思是说:当事物处在停止状态或相对静止时(如冬眠),则要"止于其所",不能妄动;但当事物处在发展变化阶段时(如春暖花开)就要"止于其所而不及其民"。因此,"艮其止也"就是要求人们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在现实生活中,"静观默察"、"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成语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例如:《老子》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才能做到不与别人争夺什么。《孙子兵法·计篇》也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这里的"佚"(通逸)是指行动迟缓,"劳"是指行动迅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先采取守势等待敌人出现再进攻的话会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地,如果后采取攻势主动出击则会疲劳不堪。这正是《周易》中所讲的"动之徐生","动若雷震","不动如山";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谋定而后动","三思而行","欲速不达"。

艮为山代表的事物(艮为山动静适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