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谁都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

做到“三思”而后行,才能闲庭信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思退进退方自如

生活,如果说进是一种勇气,那么退就是一种智慧。

当人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上无可上时,就要懂得思退。

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担当。

懂得退一步的人,善于在矛盾面前克制自己,将大度与理智展示于人。

同时,能让自己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脱离出来,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菜根谭》中有言:

“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退,不是畏缩、认输,而是韬光养晦、蓄势待发,是另一种姿态的前进。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在“将满未满”之际,选择退让,才能避免“水满则溢”的情况发生。

言语上让人一步,行动上留有余地,不必在无需冒进的时候逞血气之勇,换一种思维方式,退一步就海阔天空。

所以,优秀的人都能做到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进退自如。在进不能达到目的时,以退为进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关于三思而后行的感悟(三思而后行成就不平凡的人生)(1)

思变趋时可无畏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一切都在时刻改变。

孙子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用兵之法告诉我们:懂得变化是取胜的关键。

多一分主动变通的思虑,就少一分措手不及的窘迫。

时代抛弃你,从不会提前和你说再见,要想站稳脚跟,就得学会思变,主动走出舒适区、掌握主动权。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有格局的人总是看时局如何变化,而后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作家萧伯纳说:

“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

变通趋时、不墨守成规的人,方能不负过往、无畏前行,人生也会别有一番天地。

关于三思而后行的感悟(三思而后行成就不平凡的人生)(2)

思危有备才无患

安逸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但安逸久了,人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患于未然,并非小题大做,而是为了长治久安。

有这样一个故事:

李达与张康各开了一间布行,他们会将染好的布匹放在各自布行的后院晾晒。

一日,李达看着满院的布匹心想:“如果碰到雨天,这些布匹岂不都泡汤了?”

于是关闭店门,让所有人开始编织雨棚,以防万一。

张康见状大笑,认为这是杞人忧天。他趁李达停业之时,让伙计大力生产布匹赚钱。

数日之后,大雨倾盆。李达立刻命人撑开已织好的雨棚,所有布匹没有丝毫损坏,而张康的布匹大多遭到了雨水的浸泡,损失惨重。

《左传》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成就,都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唯有如此,人生之路才会行得稳、走得远。

关于三思而后行的感悟(三思而后行成就不平凡的人生)(3)


来源:国学生活、哲学、京博国学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