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一生讲了许多名言金句。但是,历经千年的传承,人们有意无意中的断章取义、以讹传讹,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传统认知。有些我们常识的词义与孔子当初的本意可谓是偏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读文章太累,不妨看看视频:“以德报怨”“三思而行”的真正含义。《论语》分享颠覆传统认知

论语十二章立身处世的原则(以德报怨三思而行)(1)

孔子像

今天,来跟大家分享几则《论语》金句,看看孔子的本意与您的常识是否相同。文章最后会有小彩蛋呦[撒花][撒花]

第一句: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有人问:“以恩德来报答别人对自己的怨恨,怎么样呢?”孔子说:“如果你这样做,那么当别人对你有恩德时,你又用什么来报答他呢?正确的做法是,以正直、客观的态度回应别人的怨恨,以恩德报答别人的恩德。”

现今,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以德报怨”是一种难得的品质,能够做到“以德报怨”的,才是真正有胸襟、有修养的人。

可是,千年前的孔圣人并不赞成这种观点。首先,孔子是不支持“以怨报怨”的,因为互相积怨报复只会激化社会的内部矛盾,以致到无法调和的地步。但是,“以德报怨”的做法同样也不可取,这样做相当于纵容别人的怨恨,让怨恨变本加厉。孔子认为“以直报怨”才是正解,用正直来对待别人的怨恨,不逢迎、不畏惧,这也是中庸之道的体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以德报德”,要用恩德来回报善待自己的人,这才最公允。我们日常做事,就要这样,既不亏人,也不亏己。

论语十二章立身处世的原则(以德报怨三思而行)(2)

《论语》

第二句: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这一段说的是不同类型人的处世哲学。智慧的人喜爱江水湖泊,仁德的人喜爱群山峻岭。这是因为智慧的人喜好流动的事物,而仁德的人喜好稳固的事物。很多传统经典中都涉猎人生哲学,万经之首的《易经》讲得便是变化的哲学,儒家经典《尚书》讲得则多是固定的哲学。在这里,孔子认为智慧者享受当下,易于获得快乐,而仁德者的品德思想却能够长久流传。这里的“仁者寿”是指品德思想永流传,而不是仁德者长寿的意思。《道德经》中“死而不亡者寿”也有这层含义,肉体是可以灭失的,但精神与思想不随肉体一起消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寿”。

论语十二章立身处世的原则(以德报怨三思而行)(3)

《论语》金句

第三句: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大家都知道“三思而行”这个成语,很多人把它当作自己做事的准则,可是这个词也是被孔子否定过的。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每次做事前总要反复衡量,考虑多次才会行动。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他说:“做事前,认真思考一次,再权衡确认一次也就可以了。”孔子教导我们:做事情既不可鲁莽冒失,也不可过分犹豫。瞻前顾后,裹足不前,最终便会像“思而不学则殆”一样,因思虑过度而无所得。

论语十二章立身处世的原则(以德报怨三思而行)(4)

《论语》书籍

第四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这段话流传甚广,后世更是用“而立”、“不惑”、“知天命”等等来代指年纪。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够摒除外界的纷扰而形成独立的思想,四十岁时已经没有什么事能让我感到困惑了。五十岁的时候,我通晓了上苍对我的安排,明白了此生的使命与意义。六十岁时更加耳顺,能够包容那些与我不同的观点。七十岁的时候,我已将学问礼法融入骨髓,即便随心所欲的做事情,也不会突破界限规矩。”

要知道,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并不长,七十就是“古来稀”了。所以说,孔子所说的年纪其实是一种代指,这里重点讲的是做学问顺次达到的不同境界,并不是认知与年纪成比例增长的意思。很多人望文生义,机械地以为到哪个岁数便自然会通透哪层境界,其实是种误解。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有些人年纪轻轻便已“悟道”,思想认知比常人更为开阔。有些人活到老却依旧浑浑噩噩,不明所以。学问是要靠自身勤奋努力获得的,而不是活到岁数便自然会融会贯通的。

论语十二章立身处世的原则(以德报怨三思而行)(5)

孔子像

当然,这段话还有多种解读。有个笑话说,这其实是孔子在公布自己教学的收费标准,闻之令人捧腹。彩蛋来喽~)

孔子说:“各位同学听清楚了。你们交十五文钱就可以跟我学习了。交三十文钱的,只能站着学。交四十文钱的,我可以答疑。交五十文钱的学生,我还可以摇一卦送他。交六十文钱的,可以随意说话,我怎么听都觉得顺耳。交七十文钱的学生,那就可以随心所欲了,我是绝对不会算你破坏课堂秩序的。”[呲牙][呲牙]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您喜欢孔子的哪些言论和观点呢?您又有哪些不同的认知见解呢?欢迎您在评论区进行分享。

论语十二章立身处世的原则(以德报怨三思而行)(6)

曲阜 万仞宫墙

我是文公子,喜欢请您关注我。您的点赞、评论、转发都是对节目最大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论语##孔子##儒家##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