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是中国最值得尊敬的对手。虽然发展停滞了20年,并且正被中国日益追赶上来,但在某些产业上,日本人仍然独步天下。

那么,日本是怎么成为发达国家的呢?

现在我们都知道,日本在近现代史上,经历过两次崛起,第一次是明治维新,即日本版的改革开放;第二次是二战后的复兴,成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国三分之一,在最巅峰的1990年代甚至喊出要“买下美国”的口号。

最能代表日本产业实力的十大巨头,分别代表了日本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引以为骄傲的三个行业:汽车业(丰田、本田、日产)、电气设备业(日立、东芝、三菱)和消费电子制造业(松下、索尼、佳能),还有一个是零售业(7-11)。

日本怎么发展成发达国家(日本是如何成为发达国家的)(1)

丰田汽车

十大巨头:丰田、三菱、本田、日产、日立、佳能、东芝、松下、索尼、7-11。

除了三菱、东芝,日本的其他七大巨头,都是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黄金四十年成立,尤其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三四十年代,诞生了日本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两颗明珠——丰田和索尼。

东芝公司

在一战之前,日本只是一个亚洲地区强国,在欧洲人面前只能算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根子上还是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的七八十年代,日本已经富得流油,完成了从暴发户到豪门的鲤鱼跃龙门。

这其中,关键的一跃,就是二战的对外扩张。战争的军备开需,极大的刺激了日本的重工业发展,殖民地的不断扩大,使日本的产品市场极大膨胀。本来日本的商品竞争力不如欧洲货,无法出口到欧洲,单单是日本市场又太小,无法建立起具有规模优势的大企业。通过战争,问题解决了,日本商品可以出口到中国、东南亚,市场成十几倍扩大。正是看到了这些商机,才孕育了日本社会的民间创业潮。

二战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二战前后的经济组织和发展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由于技术(信息、交通和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制约,二战前的企业基本上只是围绕着本土市场发展,二战后现代跨国企业才大规模出现。

那些在二战前建立的优秀的日本企业,并没有随着日本的战败而衰落,在二战后的和平时代,他们的起跑线其实是跟欧洲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而且,和欧洲同行相比,日本的人口更多,市场规模更大,在相同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环境之下,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自然更高。

日本怎么发展成发达国家(日本是如何成为发达国家的)(2)

7-11

我认为,日本能够获得今日的地位,主要依赖于以下三个因素:明治维新后焕发的制度变革力量,对外扩张战争激发的创业潮,仅次于美国的统一大市场。

面对韩国和中国的崛起,日本的产业优势已经相对削弱,半导体产业、家电产业、造船产业等都已经让出了主导权。日本工业的旗帜索尼,在彩电、手机两大主导行业都已经被三星超越,连续几年陷入亏损境地,实力一步步萎缩,唯一尚存优势的只剩下游戏机这一根独苗了,并且这一根独苗,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双重冲击下,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也是一个疑问。今天的日本,产业优势越来越集中在传统工业领域,走上了和欧洲强国德国一样的道路,在新兴产业上成为了旁观者。

展望未来二三十年,日本仍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发达国家,但是巅峰期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就像昔日的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准一流国家,继续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