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青

让我们看看那些令人致敬的英雄们(老英雄为什么喜欢独处)(1)

蔡家窑洞

2022年8月23日,我们《原平故事》主创团队来到了原平市革命老区干柳沟村,游览了这里溪水奔流、鲜花盛开、美景相连的自然风光,受到了老革命蔡润来之子蔡晋生夫妇的热情接待。

干柳沟村,位于大林乡西5公里处。据说,干沟原名甘沟,是一个自然村,和柳沟属一个村集体。后因行政村明确划分,叫成干柳沟延用至今。

干柳沟村地处山区,一条沟深7公里,沟里四季流水,而翻过大山就是上阳武一带。

1937年10月,侵华日军沿太同公路南下,铁蹄踏进崞县王董堡村开始烧杀戮掠。紧接着就是崞县城大屠杀,姜玉贞196旅浴血原平镇。忻口会战打响后,崞县二十多个村庄陷入尸山血海的灾难中。

崞地危难之时, 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0师进驻轩岗镇,358旅驻屯瓦村,359旅驻上大牛、阳武村一带。在配合忻口战役的同时成立了“战动会”,崞县全民抗日烈火熊熊燃烧。

让我们看看那些令人致敬的英雄们(老英雄为什么喜欢独处)(2)

蔡家院落

在358旅和359九旅的宣传发动下,崞县好儿男踊跃参军,扛枪救亡。卫村、南庄头等村组建了“七一七团炮兵营,还有了“神山营”、“黄牛连”等以村命名的称谓。另外,大林、崖底、刘庄、永兴、上阳武、贾庄等以村建连。而大白水、阎庄、大牛堡、贾陀、南神头等村,参军人数比例也很大。

大厂沟、干柳沟两个小村,其时共有二百人左右。据干柳沟村民回忆,由于本村沟深山高,一水长流,抗日战争时期,好多人家寄养过八路军干部的子女。1937年8月,干柳沟人蔡润来等十八名贫苦农民毅然参加了八路军359旅。

蔡润来参军后,编入八路军120师359旅719团一营二连。他个头高大,身强体健,作战勇敢,参加过收复宁武、神池、五寨、岢岚、偏关、河曲、保德等七县的重要战役。在战斗中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开赴晋察冀边区。

1939年5月,蔡润来随部队将日军包围在河北省的上下细腰间,王震旅长亲自指挥,歼灭日寇1000多人。

1939年12月,在河北西濛门战斗中蔡润来英勇作战,立了大功。

1940年蔡润来任班长,奉命随部歼击顽固派石友山部,他机智灵活,抓住战机,紧握轻机枪,冲锋陷阵,又立大功一次。随后,参加了百团大战。

359旅调回陕甘宁边区驻防后,蔡润来参加了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1943年被评为甲等劳动英雄。

让我们看看那些令人致敬的英雄们(老英雄为什么喜欢独处)(3)

蔡家街门

1944年11月,蔡润来随部从延安出发转战豫、鄂、湘、粤数省。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勇猛作战,将生死置之度外,在一次战斗中只身捉俘虏10个,缴枪三支,被评为战斗英雄。

1946年6月26日,蔡润来随中原解放军突破国民党军重兵包围(史称中原突围)。突围后参加了蟠龙、羊马河、青化砭和陕中战役等一系列战斗,完成了保卫延安的任务,升任连长。

在毛泽东主席“围城打援”战略思想的指导下,1948年2月28日至3月1日,陕西瓦子街战役打响了,蔡润来与官兵浴血奋战三天,取得重大胜利。

他怀揣坚定的革命信念,南征北战十余载,经历大小战役难以准确计数,身上留下多处弹痕及弹片。

新中国成立前后,他历任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二团二营六连连长、西北二军十六团营长等职。

1954年,他担任甘肃宁县兵役局局长,1955年授少校军衔。

1961,蔡润来在兰州庆阳军分区司令部管理科任职。1963年12月返回家乡定居。1982年享副师职待遇。

让我们看看那些令人致敬的英雄们(老英雄为什么喜欢独处)(4)

蔡晋生夫妇在做饭

回乡后,地方学校邀请他巡回演讲战斗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他还热心参与家乡建设,积极支持村里通水、通电、通公路,并为贫困家庭子女解决上学难等问题。1989年,蔡润来因病与世长辞,他的身体内还留着战火硝烟中袭来的弹片。

蔡润来之妻李连枝,生于甘肃省张掖市,1949年参军入伍,1954年转业后随军,一生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育有四子四女。

其子孙七人先后应征入伍,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国防事业,真不愧为红色家庭。

“蔡团长”的声名曾经在原平响亮传播,其光辉形象值得我们永久敬仰!

我们《原平故事》主创团队走进干柳沟村,在英雄蔡润来的旧居逗留了一个中午。当我们听蔡晋生夫妇讲述家父的故事时,仿佛踏上了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看到了老英雄冲锋陷阵的雄姿。

蔡晋生说:家父戎马一生,老来喜欢独坐,常常老泪纵横,子女们百思不得其解,也不会打扰他,大家评论一下老英雄为什么会流眼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