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次下西洋,29年内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向他们展示了大国的威风。明朝时期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是航海时代的先驱,如果一直发展下去,我国的航海技术欧洲人望尘莫及。但是,为什么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回来后就停止了呢?
《明史》中记载的郑和出洋的原因是明成祖朱棣怀疑建文帝朱允炆流落到了海外,想要郑和去找他,同时也想向外国炫耀明朝的国富民强,彰显大明朝的国威。后来通过郑和的七次下西洋也确实完成了这些目标,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沿海地区的国家基本上都依附于明朝了,而离中国很远国家,国力水平都相较低下,对明朝政府构不成威胁,他们对于明朝也是毕恭毕敬的。既然下西洋的计划如此成功,为何还要停止呢?
其实一开始,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明成祖朱棣在朝堂上提出要组织舰队出海时,朝中大臣大多都不同意,认为这样做损害财力物力太多,也没有什么好处。但朱棣却一意孤行,不管大臣们的反对,前后六次组织了郑和下西洋的行动。
后来到了自己的儿子朱高炽继位,由于朱高炽不支持航海行动,于是就强项停止了下西洋这个项目。但这个短命皇帝仅仅在位10个月就去世了,皇位就轮到了朱棣的孙子朱瞻基手里,朱瞻基进行了第七次下西洋活动之后就再也没再延续了。那么朱瞻基既然进行了一次下西洋活动,就可以看出他是支持出海行动,但可惜他和他父亲一样都是短命之人。
直到明宪宗朱见深时期,民间有一个关于此事的传说,当时朝中一位官员名为刘大夏,他认为郑和下西洋活动太过耗费人力财力,如果把这些钱花在别的地方,可能意义更大。出海探索这种事都已经7次,于是他就把之前几次的航海档案、地图、以及前面七次出海总结出来的经验等等统统销毁,并指责下西洋活动是“敝政”。
另一种说法是明朝后期国力不再强盛,国家已经没有闲钱给郑和出资下西洋了。这种说法也是有历史文献考证的,较为可信。郑和每次带很多瓷器、金银、丝绸等物品出海,带回来一些别的国家的象牙、胡椒、宝石、还有一些珍稀动物等特产,最后都免费落入了皇室和贵族的口袋里。这“厚往薄来”地赔本生意自然不会有人愿意长期做。每次郑和出海时都要带上两三万人,回来时却不足万余,伤亡率极其之高。而且船只的破损和重建也是一笔巨款,按照当时的国家收入,要造出郑和这样的船队需要十三省一年的收入。
但这种说法很容易被推翻,因为郑和出海使得明朝的商品被其他国家的人民所了解。他们知道明朝的东西更好,自然就会来明朝购买。这便加大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发展,如此一来又怎会因为国家没钱了这种理由而停止呢?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说郑和死后,国家再也找不出航海的人才,所以就没办法继续出海了。航海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精密的仪器,有时候在海上只能凭靠自己的经验来航行,对于天文地理这些都要通晓,而明朝的科举是八股取士,限制了人们的思想。
既然八股取士取不到想要的航海人才,那为什么明朝不培养一些呢?还是那个观点,因为郑和七下西洋后,明朝认为海上没有国家能够威胁到他们,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官府不培养,那百姓也可以自行学习啊?事实上从郑和下西洋回来后,明朝对于外国船队的骚扰不胜其烦,于是就实行了海禁,除了朝廷特许的船只外,一片木板都不允许放入海中,民众私自造船出海被视为犯罪活动。而此时的西方,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帝国正在争夺海上霸权。
原香港大学校长王赓武教授对于郑和七下西洋后却停止了这件事也提出过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郑和七下西洋正因为太成功了,顺利的完成了明成祖朱棣交给他所有任务,因此朝廷认为没有必要继续出海了。
历史上的争议很多,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但不管是何种原因郑和七下西洋都让周边国家更加了解中国,也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各国的贸易,推动了经济法发展,在人类航海史上也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