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遂平县城西行25公里,经嵖岈山镇继续向西约3公里,便来到红石崖景区。

红石崖南临嵖岈山,西靠九头崖,是以断裂和褶曲为主要特征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这里集名山秀水之大成,奇峰异石,怪树名花,深峡幽洞,飞瀑清泉,应有尽有。

女娲传说故事的起因经历(女娲与遂平之渊源别考)(1)

这里原始森林茂密苍翠,山上生长着千余种原生植物,阔叶、针叶、常绿、落叶灌乔木及野果、药材、山菜、野生花卉应有尽有,山间溪流潺潺,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登上千峰寺(山峰名),你可以看见奇石嶙峋处,灌乔掩映间,高高矗立一座美丽的女神石像,只见她面容娇美,发别金簪,身批霞衣,肩绕彩带,双手擎起一块巨石。这就是遂平人尊称的女娲娘娘,而她身下的这块土地,相传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

女娲传说故事的起因经历(女娲与遂平之渊源别考)(2)

小时候常听老人讲女娲娘娘滚石成婚、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故事,没有想到,到了遂平县嵖岈山、红石崖一带,无论老幼妇孺,都能给你讲几段女娲娘娘的故事。你要问他们怎么知晓这么多?他们会骄傲地说,俺这儿可是女娲娘娘的老家哩!

站在“女娲娘娘”身下,膜拜这片神奇的土地,近看奇石颜色各异、姿态万千,俯瞰草木丰盛茂密、参差交织,远瞻花叶形状不一、七彩缤纷,聆听山泉叮咚、河溪潺潺,不禁思绪万千!

女娲传说故事的起因经历(女娲与遂平之渊源别考)(3)

《论衡·谈天篇》有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撑四极”。说是女娲支天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柱子,情急之下砍掉巨龟的一只脚,允诺事后补救。巨龟念她是为了苍生,没有讨要,悄悄走掉了!女娲炼石补天时,多炼了一块黑石,为了补偿这只巨龟。结果苦苦寻觅,终不得见,便把这块石头做成三只脚的鏊子,送给每家每户,以纪念这只断足为民的巨龟。

多少年来,遂平县一带逢年过节保留着“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的习俗。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老乡们也支鏊子烙大饼供人享用。他们说,这是对心怀苍生的女娲娘娘,对舍身短脚的巨龟最好的纪念。

总之,在遥远的上古时期,人和神是区分不开的,有的是把人神话了,有的是把人力不能为的自然现象说成神力,有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原始追求,有点是对真善美理想、单纯的推崇!女娲在古代,也许是个真人,但肯定没有那么大的神力。也许只是个神话,口口相传至今天。不管怎样,在遂平嵖岈山、红石崖一带确实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可考的“遗迹”也有很多,十里八乡,妇孺皆知。我想,今天怀着恭敬的心情搜集上神和前人的轶事,记下来,传下去,定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女娲传说故事的起因经历(女娲与遂平之渊源别考)(4)

【作者简介】 刘红军,遂平县教育局教育督导室主任,本人系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专家、河南省骨干教师、驻马店市教育局学术技术带头人、遂平县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1995年起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对小说、散文、诗歌等有涉猎,有文学作品和教育文章散见于《芳草》《奔流》《河南青年报》《教育时报》《河南教研》等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