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严师出高徒语录(严师出高徒的真正含义)(1)

01 严师未必出高徒

中国有句古话:严师出高徒。

严师,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要求严格的老师。

因此许多老师把它作为严格要求学生的依据。

数学老师要求划等号的时候用直尺,语文老师要求字必须写得漂亮整齐,一旦学生达不到要求,则有对应的惩罚措施。

古代严师出高徒语录(严师出高徒的真正含义)(2)

家长也喜欢对孩子要求严格的老师。觉得对孩子严格了,孩子才会出成绩。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报名处遇到了一个朋友。她把我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说:“听说3班的班主任要求最严格,5班的班主任比较松,别的一般化。咱们找找人把孩子分3班去。”

由此看来,严格的老师在家长中的口碑都比较高。

可惜我比较害怕和严格的老师打交道,就顺其自然地让孩子分到了2班。

古代严师出高徒语录(严师出高徒的真正含义)(3)

结果,朋友经常在微信上给我诉苦,说老师太严了,孩子吃不消,家长也很累。我们是可以看出来的。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时,3班的队伍最整齐,老师的脸色最凝重,孩子们也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期末考试时,3班的成绩并不优秀。

由此可见,我们大部分人理解的严师出高徒,好像哪里出了问题。

02 严师是老师对自己要求严格

那么严师出高徒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严师,的确是要求严格的老师。但是这个要求严格,首先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其次才是对学生要求严格。

古代严师出高徒语录(严师出高徒的真正含义)(4)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的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古代严师出高徒语录(严师出高徒的真正含义)(5)

当教师对学生提的要求自己首先做到了,再严格管理学生时才能理直气壮。学生才能心服口服。

03为人父母也必须以身作则

同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严师出高徒也同样适用父母。自己整天抱着手机,却埋怨孩子不读书,自己不思进取,责骂孩子不上进。这样的家长都是对孩子严格,对自己太宽松的典型。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年幼时,懵懂之间就会受到耳濡目染。

古代严师出高徒语录(严师出高徒的真正含义)(6)

《知否》视频截图

《知否》剧中,林小娘的女儿墨兰生气时动不动就摔东西。林小娘说她摔的东西够穷人家吃上半个月了,不能这么任性。但是剧中林小娘自己发脾气也是拼命摔东西!

所以,墨兰发脾气摔东西的举动,不是严格要求她就能改过来,而是林小娘必须自己先修正她的行为,才能正面影响孩子。

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自我审视,自我检验的过程。见到孩子犯错,先要思考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错误,或者有这方面的潜意识。

孩子十分敏感,即使父母克制了自己的行为,但是内心隐藏的想法,多少也会被孩子感知,进而转化成自己的行为。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敏感。

古代严师出高徒语录(严师出高徒的真正含义)(7)

所以,父母也好,老师也好,都必须先对自己严格,以身作则,才能培养出理想的孩子!你对自己有多狠,你的孩子就有多出息!

大家是怎么看待“严师出高徒”这个问题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