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书云:“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罔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然则良知常若居优闲无事之地而为之主,于喜、怒、忧、惧若不与焉者,何欤?”

来信中说:我曾经在心中尝试过,喜、怒、忧、惧的感情发生时,有时动气到不得了,但只要我良知一有觉察,气就会消失,有时动气之初就遏止了,有时动气一段时间才将其制止,有时动气完心生悔悟。然而,感觉到良知好像经常在悠闲无事的地方主宰着人的感情,与喜怒忧惧似乎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为什么?”

知此,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124]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125]、感而遂通之妙矣。然谓“良知常若居于优闲无事之地”,语尚有病。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传习录致良知之道(讲谈传习录158:良知和)(1)

王阳明回答说,能够明白这一点,就知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了,就能体悟到发而中节之和、感应相通的奇妙了。但是说“良知经常在悠闲无事的地方”,这话有毛病。良知虽然不会滞留于喜怒忧惧的感情之中,但喜怒忧惧也不会存在于良知之外。

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陆原静问的根本不是什么“良知”,而是“致良知”的初发心,不过是一个“做圣贤”的心,再加上压制了的“感官情绪”罢了。王阳明先肯定“心即理”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发而必中节,没什么奇怪的。至于“致良知”,没那么简单,要做到喜、怒、忧、惧不离良知,恰是良知之用才行。也 就是说,喜怒忧惧也是由良知主宰才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