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不太明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中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中文(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中文

“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不太明白。

  第一种解释,是知识的意思,那么,知识渊博和意诚到底有什么关系?

  后来我想了想,这个“知”可能是知道的知,致知就是我什么都知道,那就是代表智慧了。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很自信的,这时候“意”就表示为“意愿”。那就是说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能够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好,到了这一步,我就大致明白了。格物、致知、诚意,这三步是不分善恶的,到了正心的时候,才分善恶,把心摆正,按照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方向去修养自身。

  第二种,“知”还有另一个解释:良知。不知道是不是王守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良知是什么?词语解释说是天赋的道德观念。

  天赋啊,那就是天生就有的。孟子是怎么说良知的?亲亲,长长。认为这些社会关系就是人类的良知。

  换句话说,良知是人类的动物性,是族群天然发展壮大的需要。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天生就会觉得更亲近,尊敬奉养年老的人,才会让年轻人有工作的动力。

  比如说中国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累得像狗一样,每天上下班看着退休的大爷大妈兴高采烈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羡慕的。这时候,有人引导他们:看到了吗?只要你们认真工作,将来退休了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啦。嘿嘿,所以延迟退休才会受到这么多年轻人的反感和抵触。

  从儒家的经义上看,良知是有善的。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这几句话来看,阳明先生认为先有良知,后才格物。格物的目的是致良知,和儒家八条目是吻合的。

  致知如果是致良知的意思,那么诚意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不去想坏事,把坏的思想摈弃在外,从而达到正心的标准。

  呵呵,感觉两种情况都能解释通,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