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1)

原文:“我们中国人常说:‘相反相成。'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起来,获得了同一性。而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出处:“相反相成"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先秦至汉初,各种学术流派可以分为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其中有成绩可观的只有前九家(九种学术流派叫"九流")。他们的学说都是兴起在周王朝统治衰落,诸侯各自为政的春秋战国时代。九派的学说蜂涌而起,各从一个方面来宣扬他们自已的主张,到处游说,以迎合诸侯在政治上的需要。他们的学说虽然各不相同,但好比水和火一样,可以互相消灭,也可以互相生成。“仁"与“义",“敬"与“和"也是一样,他们互相对立,也可以统一。

浅解:“相反相成"这一成语,现在己经成了一个哲学名词。毛主席引用这一成语,意在说明相反的即对立的事物也有同一性,这是合乎辩证法的,不是形而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