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生病》,书名似乎隐含着一种夸大。

但知道只讲“胰岛素抵抗”之后,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希望可以解决我关于胰岛素抵抗已存在的几点疑惑。

可能是作者为了更加通俗易懂的表述,更多地强调胰岛素抵抗和多种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所以对于胰岛素抵抗本身并没有过于深入的讨论。我读完之后,很有收获,但不是自己最想要的。

不过,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群来说,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解决方案,可能有助于重拾健康。

所以,今天分享一下这本书有关胰岛素、胰岛素抵抗/自测、2型糖尿病、解决方案等内容,其余部分就不赘述了。

如果归纳了这本书的理念不够严谨和正确,恳请大家指正。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胰岛素抵抗(人为什么会生病)(1)

作者用许多文献阐述了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神经性、生殖健康、癌症、衰老、皮肤问题、肌肉、关节问题、消化系统以及肾脏疾病、肥胖”均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从作者的修饰词上看,有些与胰岛素抵抗是强关联,有些偏弱一些。

不可否认,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影响着太多成年人的健康。

健康与胰岛素抵抗脱不了干系,在开始之前,按照书里内容,先来做一下胰岛素抵抗自测吧。

胰岛素抵抗自测:

1.您腹部是否有摆脱不掉的赘肉?

2.您是否患有高血压?

3.您是否有心脏病家族史?

4.您的甘油三酯水平是否偏高

5.您的身体是否容易出现水肿?

6.您的颈部、腋窝和其他部位是否有深色的皮肤斑块和皮赘?

7.您的家族成员中是否有人存在胰岛素抵抗或患有2型糖尿病

8.您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该项只针对女性)或勃起功能障碍(该项只针对男性)?

自测结果:

回答1个“是”,可能是胰岛素抵抗

回答2个或以上“是”,肯定是胰岛素抵抗

我猜,至少50%以上的人不能全身而退。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胰岛素抵抗(人为什么会生病)(2)

正是开始……

什么是胰岛素?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搜索“胰岛素”这个词时,弹出的绝大部分都是和药物相关的信息。

其实,胰岛素是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最广为人知的作用是参与血糖调节平衡,当人吃完升糖食物后,胰腺会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会打开细胞之门,让葡萄糖进入心脏、肌肉、肝脏等处的细胞以及脂肪组织,从而使血糖降低。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胰岛素抵抗(人为什么会生病)(3)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除了参与调节血糖平衡,胰岛素对人体所有组织中的细胞都有影响,这种广泛性在其他激素中极为罕见。也就是说,胰岛素可以触及人体的大部分细胞(这可能就是胰岛素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的一个因素吧)

同时,胰岛素调节每一处细胞的能量代谢,改变着其大小,影响着其他激素的产生。例如当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时,会促进后者合成脂肪以及其他物质;作用于肌肉细胞时,会促进后者合成蛋白质等等,总之胰岛素是一种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

显然,胰岛素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但前提是它能正常发挥作用。一旦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一种被称为“胰岛素抵抗”的状态便出现了(不是100%全文,参考P11)。

何为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就是指机体对胰岛素反应减弱,当细胞不再对胰岛素做出有效反应时,胰岛β细胞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产生与之前相同的反应。也就是说,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较之前升高,但作用却不如从前

在健康人体内,血糖水平正常通常意味着胰岛素水平也正常。然而在胰岛素抵抗人群体内,血糖水平可能保持正常,但胰岛素水平却高于预期。(一般情况下,先升高的是胰岛素水平,血糖是后期才升高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加重,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水平会越来越低)

因此作者强调,我们一直把血糖当作主角,实际上它只是配角。胰岛素水平才是出现代谢问题最优先关注的对象。

与血糖相比,血浆胰岛素水平能够更好地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甚至能够提前20年预测到2型糖尿病的发生。(假如你50岁罹患2型糖尿病,可能在你30岁时,就出现了代谢异常的苗头)(不是100%全文,参考P12-P18)

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怀疑自己存在胰岛素抵抗,建议做一下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

HOMA-IR值

用空腹胰岛素值×空腹血糖值/22.5会得出HOMA-IR值。如果这个值>2(书中认为是1.5),大概率存在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峰值延迟:

胰岛素的峰值一般出现在30~60分钟,如果胰岛素峰值出现在餐后2小时,那么较大可能是胰岛素抵抗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胰岛素抵抗(人为什么会生病)(4)

胰岛素峰值超过空腹的10倍:

不管是餐后1小时、还是餐后2小时。如果胰岛素峰值是空腹胰岛素的10倍以上,那么存在胰岛素抵抗风险非常高。

解决方案:根除胰岛素抵抗的策略

主要分为运动和饮食两个板块,其中以饮食为主。供大家参考。

运动方面: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阻运动>有氧运动

如果运动时间达到每周2.5小时,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效果相似;但如果锻炼时间较短,抗阻训练优势更突出,例如每周只有1小时运动,应选择抗阻训练。(P136)

饮食方面,作者推荐的是低碳生酮饮食

1、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2、优先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3、确保脂肪供应充足

4、注意进食时机

一、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胰岛素抵抗自测题符合2个或以上,作者推荐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依次是70%、25%和5%,碳水每日摄入量一般应低于50g。

上一页的自测符合1个,作者推荐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依次是65%、25%和10%,碳水每日摄入量一般应低于75g。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胰岛素抵抗(人为什么会生病)(5)

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50g,一般会激活生酮状态。如果感到不适,强烈建议多吃血糖负荷低的蔬菜和水果。作者认为,无须始终处于生酮状态也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的,生酮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饮食工具,但不是唯一的有用的工具)

选择碳水的4个原则:

1、控制游离糖摄入

是指游离糖,包括蔗糖、果糖、果葡糖浆,也需要提防加了糖的酱汁、番茄酱、花生酱。

2、注意淀粉种类选择

选择天然完整的碳水化合物,不吃带条形码的袋装和盒装食品。

3、不“喝”碳水化合物

吃完整的水果引起的胰岛素反应大大低于喝果汁饮料。

4、多吃发酵碳水化合物

作者列举了德国泡菜和韩国泡菜、苹果醋。(四川泡菜(无糖的)、东北酸菜也是非常不错选择)。

(参考P182~185)

二、优先保证蛋白质供应

虽然个别氨基酸可促进胰岛素释放,但该过程严重依赖个人的血糖水平

如果碳水摄入量和血糖水平均较低,膳食蛋白质几乎不会引起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

相反,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血糖水平较高,膳食蛋白质就会引起显著的胰岛素反应

人在运动锻炼期间的理想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天每千克体重1-1.5g(应是标准体重)

(参考P188)

三、确保脂肪摄入充足

好的饱和脂肪:草饲动物脂肪(如肉类、黄油/酥油)和椰子油(西藏酥油也不错)

好的单不饱和脂肪:橄榄、鳄梨、部分坚果(特级初榨橄榄油、冷榨山茶油也不错)

好的多不饱和脂肪:奇亚籽和亚麻籽

不健康的多不饱和脂肪:精加工种子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和含有多不饱和omega-6脂肪酸的加工食品。(多)不饱和脂肪酸越多,就越容易被氧化。(参考p191-192)

四、注意进食时机

每晚断食12小时(水也不能喝):晚餐5-7点吃完,次日早餐时间为早上5-7点。

每周可在2-3天断食18小时:例如下午6点吃晚餐,断食到次日中午12点。

如果饮食中脂肪含量较高且精制碳化合物含量较低,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使身体专项以脂肪为燃料竟然如此简单。(但这种转变必需以胰岛素控制得当为前提)甚至可以每2~4周尝试一次全天断食。(参考P195)

写在最后:

相对于高血糖,我们对胰岛素抵抗关注度太低了。高血糖只是身体代谢紊乱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病因。只对血糖穷追猛打,而不去关心血糖居高不下的根本因素,是无法长期、有效控制血糖。

我们只针对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等这些代谢结果绞尽脑汁,或是研发新药,不去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那么不太可能重拾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