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是是西湖的别名,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白居易在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他在杭州任职期间,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就是其中最流传最广最经典的一首。

【原文】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乱花:纷繁的花。

浅草:浅浅的青草。

阴:同“荫”,指树荫。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漫步到贾亭的西面,看到湖面春水刚与堤平,天空中白云低垂,几乎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春的黄莺争着在向阳树枝上歌唱,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各种各样的春华渐渐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那走也走不够,看也看不足,掩映于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1)

西湖夜景

关于西湖:

1、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22、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幅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

3、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4、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互动百科

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句(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2)

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