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内涵发展阶段(个人综合消费能力)(1)

育邻梦

网友提问:你认同人的消费欲望是无限的所以不会因为人口减少消费的论调吗?

回复:个人综合消费能力≈劳动创造能力。目下,各级各类“何不食肉糜”式的寄生人群增多,底层老百姓连孩子都不敢多养了,何谈持续消费能力......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 生长周期 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也就是说繁殖是生命物质延续存在的基础、外部营养物质是确保生命存活的基础。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植物吸纳水分和阳光能量并且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可养活动物的蛋白质、素食动物不断寻找可供食用的植物蛋白,肉食动物努力捕猎素食动物、微生物以植物或动物为寄居对象,促进植物&动物生长或者分解植物&动物遗体......地球之上的自然物质总量保持相对平衡,任何生命物质都没有可能打破相对“生态平衡”。

通过农耕,人类可获得相对更加稳定的食物补给、通过畜牧,人类获得了相对更为优质&可控的动物蛋白、通过采矿—>冶炼—>制作,人类制成了更多优质的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自然生命体系中,唯有人类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能力。当然,人类社会一切主动劳动创造亦遵循“生态平衡”准则,人类个体主动劳动创造一生的综合收益大体能够满足个人生活消耗。

孩子刚出生时只有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出生8个月左右开始能爬、1岁左右能走&能试着说话、3岁以后可以自己独立吃饭&排便、7岁以后基本实现行动自主、15岁以后基本具备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年过花甲【60岁】之后独立生存能力开始下降&直至个人最终回归大自然......现代人类个体生命轨迹犹如完整的抛物线,劳动创造能够留存较大剩余的时间并不长,成年之前、花甲之后还需亲属接济才能维持正常生活。

劳动能力内涵发展阶段(个人综合消费能力)(2)

餐桌上的都是劳动创造成果

抚养幼小的孩子、保障个人生计、赡养年迈的长辈......亿万年人类文明进化,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人类主动劳动创造的成果真的遵循“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每个青壮年劳动者都必须时刻保持主动劳动状态。否则,稍有停歇或者遭遇意外便会将家庭生活拖入困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指不劳动就不会有成果,也提示人们不要去贪便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事不亲身经历体会不到其中甘苦;量入为出,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植物果实不会主动掉落到人类身边、其它动物生长的肉 蛋 奶不会主动送给人类、人类不会把食物分给一个与自己毫无干系的人......在自然资源为公 谁劳动创造谁使用 富余物资等价值交换的原则之下,劳动创造能力与个人可享有的综合生活状态息息相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说人类要根据居住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靠近山林居住就要依赖山林馈赠、靠近水流居住就要依赖水域馈赠。翻耕土地 播种植物种子之后可以收获更多植物果实、利用植物果实圈养动物幼崽可以得到更多动物蛋白,村庄是人类走出原始丛林、开启定居生活的第一站。因此,无论人类生活在哪里,不耕种就得不到粮食、不畜牧就得不到肉食、不采矿就无法制成日常生活辅助用具......

林则徐说:"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的确,植物吸纳水分一刻也不能停歇、动物一天也不能中断进食,生命物质每时每刻都需要消耗其它能量维持基本生理平衡。因此,作为杂食性高智商哺乳动物,人类只有生活在持续劳动中才能获得生存安全,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失去劳动创造能力或者劳动创造机会都必将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坐吃山空,意思是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因此,现代人类社会,所有人都害怕失业、行政管理者亦必须时刻关注就业。野果—>粮米—>精粮、野味—>饲养肉—>精加工肉食、岩洞—>茅草屋—>瓦房—>楼房—>别墅......人类的确拥有无限的消费欲望。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成自己的消费欲望,更没有人能不劳而获。因为,个人综合消费能力≈劳动创造能力

劳动能力内涵发展阶段(个人综合消费能力)(3)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劳动能力内涵发展阶段(个人综合消费能力)(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