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我们不太了解大禹治水时身边有个高级参谋,他叫伯益,也是个善于治水的高手。《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指大禹带领伯益、后稷等人奉命治理大川的事。伯益,也叫伯翳、大费,嬴姓,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于费,侯爵,是后世费姓的始祖,是古费国的首封君。古籍中还有“伯益作井”的记载,可见伯益确实是个治水能人。古费(bì)国立国较早,是夏朝诸侯国。大禹接替舜的权位后,伯益继续辅佐大禹,执掌朝政。因政绩突出,大禹死前想把自己的位子禅让给贤明的伯益,大禹的儿子启不甘心,杀伯益而自立,建立夏朝,开启世袭制。不过《竹书纪年》说:“费候伯益出就国。”是说伯益不受大禹禅让,也不在夏朝当政,退居费地,终老一生。

三代古国费国(三代古国费国)(1)

关于古费地的地理位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山东费县的伯益封国。上次在徐国篇中曾提到徐国的始祖若木,就是伯益的次子,所以徐国与费国同宗。上世纪六十年代,费县境内曾出土青铜器“徐子鼎”,经鉴定为西周初期古徐国器物。但徐国器物为何会出现在古费地?据学者推测,该器可能是当时徐人去古费地祭祀自己先祖时遗留的,也或可证明古徐国与古费国之间的血缘关系。

三代古国费国(三代古国费国)(2)

另一种说法山东鱼台县西南一带也有个古费地,那里还有个古迹“费亭”,据说这个古费国是夏朝所封的姒姓费国。曾作为鲁国的附庸,后被鲁国所灭,是春秋初鲁国大夫费庈父的食邑,后来鲁僖公又将此费邑收回。邹城市峄山钓鱼台遗址曾出土过一件春秋时期的铜器“费敏父鼎”,铭文作“费敏父作孟姒口媵鼎”,是费敏为女儿孟姒做的陪嫁媵器。其中“孟姒”,可知该费国姓姒,是夏后氏遗留下来的封国。两个古费国可能没有直接关系。“费”字不见于甲骨文,因此对古费地的由来不好推测。

三代古国费国(三代古国费国)(3)

费敏父鼎

《竹书纪年》载:“费伯昌出奔商。”说得是夏朝末年,夏桀无道,国力衰弱,商汤兴起。当时费国国君费昌投靠了商汤,参与鸣条之战,助商汤灭夏,费国得以继续国祚,从此成了商朝的铁杆成员国。又载:“帝太戊三十一年,命费候中衍为车正。”太戊为商第九代王,命费侯中衍为车正(管理车辆)。费国因为祖宗荫泽世代受到商王的重用,但商朝的灭亡费国也要负很大责任。《晏子春秋》说:“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商末时费国出了个大奸大恶的国君叫费仲,靠着投机取巧成为商纣王身边的宠臣。《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用费仲为政,费仲善谀,好利,殷人弗亲。”周文王因为崇侯告发,遭到商纣王的囚禁,后闳夭用财物贿赂费仲,向纣王献上文马、美女等宝物,搏得纣王高兴,释放了文王。费仲作恶多端,下场也很凄惨。古费国大概在周公东征期间被灭,费族人遭到迁徙。《尚书》中有一篇“费誓”,说得是周初时,三监之乱后,淮夷、徐戎一起反叛,周公长子伯禽奉命讨伐,并在古费地写了“费誓”,说明这个时候古费国已灭亡了。灭亡后的费国故地被划入了鲁国版图。

三代古国费国(三代古国费国)(4)

费县费国故地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厘公元年,以汶阳、鄪封季友。”季友,即鲁桓公的小儿子季孙氏,后来的三桓之首,位高权重,凌驾于鲁庄公之上。季氏家族得了汶阳之田和费邑后,势力逐渐强大。《论语》中有一篇“季氏将伐颛臾”,说得是季康子为了扩张费邑准备攻打附近的颛臾国,孔子听了非常气愤。说明春秋末年,季氏家的费邑已经独立了,但真正脱离鲁国自立为国是在进入战国后,费国成为战国十二泗上诸侯之一,国君称“公”。《孟子》记载了一位战国时费国国君费惠公,孟子称赞他为“尊师取友”,是位贤君。

文/堰风

三代古国——薛国,奚仲造车,能人倍出,国祚长达150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