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1)

那只蓝色的“大屁股脸”今年6岁了。

它来自上海,走向了全中国,但在过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在质疑中前行。

2016年1月15日,盒马的上海金桥首店开业。

但在那个万物都要拥抱O2O、风起云涌的创业年代,大家没觉得这家选址在非市中心、不看地段的门店能赚钱,“多了几个悬挂链、拥有一个App、能送外卖就是新零售了?”

带着“能否赚钱”甚至“啥时候倒闭”的质疑,上海金桥盒马首店开始了艰难创业旅途。

6年内,金桥店历经了六任店长,平均入职年龄仅31岁。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一群在盒马上海金桥店背后的男人们的故事,他们之中:

有的人奔赴到新城开拓盒马;有的人华丽转身在总部做3R采购;有的担任起总部、负责区域营运管理工作……

他们跟着盒马跑向全国的过程中,经历了飞速的成长,从店长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中流砥柱。正是一群这样的人,把“新零售”从概念做成了现实。

以下是这群人背后的真实故事:

文 | 石宁宇

编辑 | 蔡嘉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2)

山啸第一次见到“老菜”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下午,山啸走进上海漕河泾的办公室面试,面试官是老菜,一个看起来头发泛白、顶着微鼓肚腩的上海老爷叔,“还有一点和蔼”,但老菜接下来的话却让山啸十分震惊。

老菜告诉山啸,他要在中国零售之都上海做一个空前的业态。

山啸想象不出这将是一副什么场景,“商超里要布上悬挂链自动拣货”、 “海鲜区可以即买即加工,现做现吃”、“还有用一只蓝色河马当吉祥物?”

当时山啸29岁,在一家知名连锁商超做到了代理店长的位置,用他的话说,他们 “像是巨无霸一样稳稳地占领着市场”,但山啸知道这背后隐藏的风险。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3)

2013年,他曾去日本旅游,意外发现那里几乎没有大卖场,此后几年,他也发现商超里的年轻人数量在递减,“如果年轻人不爱来传统商超,大卖场还有未来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山啸找到了老菜。但老菜说得一点不像开玩笑,他描述的“盒马”似乎就该是未来超市的样子,那天后,山啸成为了盒马的第一任店长。

理想实现起来不如想象得那般容易,很快山啸就面临难题,在哪里开设第一家门店?

当时盒马的构想“只存在于一系列PPT介绍里”,介绍里写,“第一家店要开在上海——因为这里有中国最挑剔的消费者”,“不和传统商超一样找高成本的绝佳地段吸引用户消费”。

然而,没有成功案例,鲜有物业方同意盒马入驻。“一开始说是阿里的业务,对方的第一反应也是觉得我们是骗子”,山啸表示,后来大家组织合作方去阿里总部参观才打消疑虑。

最终,位于浦东新区张杨路的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终于同意盒马的入驻。但首店不远处还有一家家乐福在虎视眈眈,还有一系列新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4)

图 | 位于浦东新区张杨路的盒马首店

比如,海鲜即买即吃的设想面临着现实落地的困难——以往超市只有食品流通证,无法现场加工,相关许可证一片空白。

就在大家以为没法实现时,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下,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两大业态合并,颁发给盒马金桥店全国首张混业经营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这张“准生证”见证了盒马对零售行业带来的业务创新,也是政府监管体制和行政许可的创新。

盒马金桥店开业后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探店,也包括后来成为盒马金桥店店长的穆秋、子潭、海君等人。

那时在零售行业从业多年的他们,看到盒马海鲜区的帝王蟹、顶棚的悬挂链系统、自助收银刷脸支付等举措,受到的震撼远比消费者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相同的是质疑,大家都在心里飞快计算,“这店能赚钱吗?"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5)

山啸也很焦虑这个问题。

盒马金桥店开店首日,尽管人满为患,但线上线下加起来也只有十几万营业额,而整个金桥店需要每天营业额超百万才能盈利。

在首日探店盒马时,穆秋对水产区的帝王蟹印象深刻。在他之前工作过的超市,帝王蟹是被规避的选品,“单价高、耗损高、没什么人买”。

但盒马的帝王蟹“把昂贵海鲜平民化了”,穆秋说,也是这只帝王蟹让他觉得,盒马背后一定有自己的底气。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6)

图 | 用户在盒马选购生鲜

40岁的穆秋决定加入盒马做店长。当时穆秋已在广东一家十亿美元规模的零售公司担任CEO,家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年纪还要降级去一个全新的商超零售?

但穆秋相信,盒马强调在零售行业最发达的上海30分钟配送到家,这“30分钟”背后藏着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等待他。

同年,作为第二任店长的穆秋还招来了一个年轻人昱夏,成为第三任店长,也是最年轻的店长。

昱夏此前没有任何零售经验,盒马算是他的“新人首秀“,但这也是穆秋最欣赏的地方,“没有零售经验,意味着不会被传统教条束缚,更容易帮助盒马创新。”

这个最年轻的店长在任的两年时间内,先后对这家店进行了8次改造,其中3次是调整超1/3面积的大动作,成本超过数百万。

这段时间也是盒马最难熬的阶段:一边是巨大的成本投入,一边是市场关于盒马模式的质疑,许多人看不到希望而离开,以至于网络上常有“盒马店长去杀鱼”的新闻。

山啸、穆秋、昱夏等人也曾有过担忧,但看着门店上方的悬挂链始终运转着,心里又十分笃定地继续坚持,“这是盒马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的常态。”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7)

图 | 运转中的悬挂链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要经历质疑,但也正是因为它新,又恰恰会吸引一波敢于挑战的先行者。

子潭就是其中之一。此前他做了16年传统零售, 2016年子潭发现来大卖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怀着对“新零售”的好奇,子潭走进了盒马金桥店。

在参观完金桥店后,子潭转身走到附近小区,通过盒马App下了一单,不到20分钟,配送员将产品准时准点地送给了他。

这种快捷的购物体验,子潭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新零售’的‘新’不在于外送,而在于通过数据搭建起来那套商品和服务体系,这恰恰是传统卖场缺少的人文关怀”,子潭表示。

“新”也体现在内部流程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金桥店刚开业时办过一个“百日奶”的活动,单量迅速翻倍、爆单,山啸给技术人员电话,对方迅速来现场处理问题,次日解决完毕。

“这在传统零售起码要半年才能解决,但盒马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山啸说,这也让他最终不再焦虑,毕竟,有这么高的效率,还担心超越不了大卖场?

事实也是如此,在山啸离开金桥店去南京开设盒马门店时,金桥店的各项数据都已远超隔壁家乐福。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8)

图 | 自由选购的用消费者

昱夏对这种“超越”感触更深。

昱夏曾在法国留学,当时很多人来法国都会去家乐福学习经验,但盒马扭转了这个局面, 昱夏担任店长时,经常接待国外大型零售集团来盒马学习考察,这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作为“任期最短的店长”穆秋的成就感则来自于他在两个月任期内招募了30多位店长。

穆秋担任金桥店的第二任店长时,盒马就在筹备第二家店铺,更多的金桥店在被复制。当时穆秋除了日常管理就是面试,每天都在思考盒马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现已在盒马总部营运任职的穆秋依然对此很自豪,在前不久的盒马金桥店六周年生日会上,穆秋指着同台的“继任者”们说,这几个人都是我招来的。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9)

在山啸、穆秋、昱夏等人的不断努力下,盒马也开始被更多人才看到,子潭、阳彪、海君等人就是在这时加入。

阳彪彼时在传统零售行业里负责精品超市的业务,但他觉得焦虑,“日子好像一眼望得到头,做什么都是在重复”。

他在零售行业呆了10多年,认为只有盒马真的做到了 “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摆脱了传统商超线下单一模式导致的客流下降。

子潭回忆,2017年他从昱夏手中接过店长职位时,金桥店单量从日均五千单到日均1万单,很多人对子潭说,这已经到天花板了。

但子潭在盒马附近社区走访了一圈,发现 “附近有20多万户居民,如果盒马真的做的好,每天应该有2万多单才对。”

回到公司,子潭和团队探讨,大家意识到新的突破口可能在于前期宣传方式过于互联网化,很多居民还不了解盒马。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10)

于是,子潭和团队带着实体海报去小区推广,“用笨方法让更多人看到盒马”,最终金桥店创造了线上两万单的新纪录。

这成为了接下来阳彪和海君店长运营盒马的新基石——有了单量的保证,盒马在大家面前的形象不再只是一个商超,而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生活方式。

现任店长海君见证了盒马从创办至今六年,金桥店附近社区的老年消费者已经能熟练打开App下单,年轻人喜欢下班后结伴来店里选购食材,还有不少家庭会在周末来盒马水产区“开开荤”。

那些满足用户需求的商品开始自带流量。以“日日鲜”为例,盒马最早只有几种叶菜做日日鲜,后来将牛奶、豆浆、肉禽蛋等都纳入日日鲜范畴,消费者无需挑选日期,每天都能买到最新鲜的,让这一系列大受欢迎。

这也倒逼了生产厂家的改变,他们重新设计生产线,重新按照一餐所需设计规格包装,365天看着路况,躲着拥堵,保证每个日日鲜的商品在早晨7点前准时送达盒马门店。

海君也发现,现在的盒马开始更敢于“冒险”,开始跨区域售卖一些地域美食:上海的鲜肉月饼出现在北京盒马的货架上,青团也出现了奶茶、螺蛳粉、泡椒凤爪等新奇特口味。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11)

子潭表示,传统商超不敢做类似尝试,“比如现烤鲜肉月饼,爱吃甜味的北方人不一定喜欢,运输过去非常冒险”。

但店长们都很开心地发现,当这些带有南方地域特色的美食被盒马重新包装设计后,意外地成为了北方市场的“网红产品”,再后来,他们就更敢于尝试帮其他国货品牌走出区域,在其它城市打开市场。

榨菜肉丝月饼、冷锅串串藤椒牛肉月饼、奶茶月饼……每一年中秋,店长们都期待这些新鲜味道会给盒马和它的消费者带来哪些新的体验和惊喜。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12)

2022年1月15日,盒马鲜生浦东金桥店迎来自己的六岁生日。

6年时间里,6位店长与盒马一起成长,想法和职位都有了变化。

实体店如何在新零售上存活(不停折腾的六年)(13)

图 | 盒马金桥店六周年,以及6位店长

山啸是金桥门店的第一人店长,如今是盒马南京区域营运督导,已回到南京和和家人团圆。

北京人穆秋,,曾打飞的到上海面试,担任金桥第二任店长,现担盒马总部营运安全维保。

第三任店长昱夏曾被称为“改造大王”,现任盒马上海区域3R商品总监,负责创新项目的扩张。他在盒马工作期间还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了爸爸,有了自己的“盒二代”。

子潭见证了盒马从日均1万迈向日均2万单,突破单日峰值后,被调到盒马总部营运损耗专项管理,在新的领域探索。

才30出头的第五任店长阳彪在盒马实现了很多自我突破,他曾和40多家门店协作,换作以前的传统零售行业,“可能晋升到店长,管理1-2家店职业就到了尽头”。

而对于最新一任的店长海军来说,他进入盒马时候,已是“互联网”危机年龄,但事实证明,做出有价值的事情,和年龄无关。

更多的“店长”走上了新征途——盒马king88店长海东,今年开出了合肥首店,成为合肥区总。在他之前,上海杨高南路、上海湾店的店长也赴任青岛、贵州,随着盒马的脚步走向全国。

尽管他们也经常想起,最初大家对于盒马“到底能不能赚钱”的顾虑、看到销售数据“心里一凉”时的焦虑,但现在来看,这些都已不重要了。

尽管商业瞬息万变,但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还有店长们说的那句话,“一定要做出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