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打胰岛素过敏怎么办(糖友注射胰岛素时出现过敏)(1)

糖尿病患者人数正在逐年增长,虽然大部分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饮食 运动的方式或者联合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但是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或长病程、胰岛功能差的患者以及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则必须依靠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达标。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如果出现胰岛素过敏,很有可能会引起血糖控制不佳。虽然随着胰岛素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胰岛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是由于我国使用胰岛素的人群基数较大,发生胰岛素过敏反应的人数仍不容忽视。当然,出现胰岛素过敏的糖友也不必过于慌张,因为胰岛素过敏还是有法可治的。

1型糖尿病打胰岛素过敏怎么办(糖友注射胰岛素时出现过敏)(2)

什么是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是由IgE(IgE为过敏反应的介质,正常人血清含量极低,过敏患者及寄生虫患者血清IgE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介导的局部或全身速发型、迟发型超敏反应,不同患者的过敏反应程度不一,从一般不适到威胁生命均有可能。

医用的胰岛素制剂里面除了胰岛素还含有许多物质,比如说精蛋白、锌、甘油、苯酚、间甲酚等,这些都有可能会成为过敏原。

根据症状表现不同,胰岛素过敏可分为局部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两种。

局部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有灼烧感、瘙痒、风团、红晕伴丘疹、皮下硬结、水疱等;全身过敏可出现荨麻疹、寒战、头痛、高热、全身瘙痒、哮喘、憋气、腹痛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胰岛素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类药物,如果一些糖尿病患者曾经有过其他药物过敏史,或者是天生的过敏体质,很可能会对胰岛素本身过敏,所以去医院就诊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病史详细交代清楚。

如果糖尿病患者以前在注射了胰岛素之后有全身性反应,甚至是出现了休克的症状的话,那么应该暂时停止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过敏的五种原因

1.患者为高敏体质。

2.对动物胰岛素过敏:动物胰岛素由于氨基酸组成与人胰岛素有差异,可产生抗原性,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不过因为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出现,动物胰岛素制剂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该类过敏发生率较低。

3.对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过敏:目前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方面是高浓度的胰岛素在体内可形成多聚体形式,从而造成三维空间结构改变,而导致机体产生抗原性,另一方面是对药物中的辅料(如鱼精蛋白、间甲酚、锌、甘油等)过敏,目前可以采用皮试方法诊断是否对个别胰岛素的添加剂过敏。

4.对胰岛素类似物过敏,该类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可能与其制剂中的附加成分有关。

5.心理因素产生的“过敏”,有时候一些糖尿病患者因为对胰岛素治疗有强烈抵触情绪,在被迫接受胰岛素治疗后因心理上不能接受而产生部分躯体症状。

胰岛素过敏该如何治疗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局部过敏反应可以自行缓解;使用抗组胺药物可以改善局部反应,如果疗效不佳,可将胰岛素改为不同的制剂种类或改用不同公司生产的胰岛素。

在确诊胰岛素过敏后,如果患者状况允许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则按照避免接触过敏原的原则改用口服降糖药为首选。

但多数情况下,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是不可避免的,故对于不能耐受胰岛素过敏症状的患者,须考虑以下处理。

一线治疗

一线治疗仍为脱敏治疗。脱敏治疗的适应证是针对必须使用胰岛素而又不能耐受胰岛素过敏症状的患者。

二线治疗

目前一些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如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也具有很好的降糖作用。

三线治疗

采用胰岛细胞移植或胰腺移植,一般仅考虑1型糖尿病合并胰岛素过敏的患者,并且仅在脱敏治疗完全无效,而酮症酸中毒又反复发生的情况下。

也可使用胰岛素泵进行脱敏治疗

随着胰岛素泵的不断改进,如今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技术已成为一种较方便的脱敏治疗方法。所以也可以选择用胰岛素泵来进行脱敏治疗。

胰岛素泵以调整泵速的形式达到准确微量释放胰岛素的效果,因此逐渐增加泵速即相当于逐步增加注射胰岛素的剂量,达到与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脱敏同样的效果并且更为精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