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我在兰州上网课。远在山西太原的学生Bree跟我说:“老师,你在B站发视频吸引学生吧,不然课讲得这么好没人知道,白瞎了。”一句话提醒了我,但做什么视频呢?

2021年1月15日晚,我边看英文《万物有灵且美》(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边笑出猪叫。“这么有趣的书,要是能跟大家分享就好了。咦?网上有没有读英文原著的视频呢?”

一搜,没人读《万物有灵且美》,但有8个UP主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下子想起2011年失恋后读英文版《哈利·波特》的日子,正是其中有趣的情节、生动的场景描写,让我走出那段失意的日子,喜欢上英语,英语水平意外飙升。我是不是也可以读《哈利·波特》?

马上观看8个UP主的精读视频,“背英语牛津词典的娜拉”的视频播放量过10万,说明这类视频受欢迎;她读得最多,但也只到第5章。所以我也可以做精读视频,只要能读完一本书,就能与众不同。再总结所有视频优缺点,确定视频形式:做双语讲义;重点讲解词汇,穿插语法难点;介绍英国文化。

说干就干,技术问题难不住本科学计算机的我,初步确定做精读视频的三大流程:制作讲义;录制视频;剪辑视频。做个7分钟的预告片介绍精读视频,5天内快速做好前5期精读视频。1月20日发布预告片,很快就有粉丝观看点赞,出师顺利。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还有中文翻译做参考,再加上自己的英语、IT和演讲技能,我以为做视频会很容易,万万没想到,诸坑在等我。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1)

是哪些坑让我使尽洪荒之力,硬生生把三大流程完善成五大流程十道工序?每期15分钟的精读视频课为什么要花4个多小时才能保证干货十足有营养,好玩有趣又耐听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1 看山不是山

以为把英文和中文放到一起,就可以讲课录视频了,没想到录第1期视频就遇到了错译。

“He was a big, beefy man with hardly any neck, although he did have a very large mustache.”

中文版:他高大魁梧,胖得几乎连脖子都没有了,却蓄着一脸大胡子。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1章

2021年1月18日,看到large mustache译成“大胡子”,我觉得似乎哪里不对,记忆中mustache好像是小胡子,赶紧查英英词典确认:hair that grows on a man’s upper lip,男人上唇的胡子,果然是小胡子。再搜电影中的德思礼先生图片,也是小胡子,所以这句改译为:

他高大魁梧,胖得几乎连脖子都没有,却蓄着浓浓的八字胡。

在英文语境里,留八字胡通常暗含守旧、自命不凡之意,就像在抗日剧中,油光锃亮的中分头一看就是汉奸,所以理解错误单词,可能就会误解作者用心创作的人物形象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2)

自此,我开始警惕中文翻译,稍有疑惑就查英英词典,在讲义中对一些生词提供英英翻译,帮助大家理解英文表达的准确含义。

2 小单词、大用途

“Mr Dursley hummed as he picked out his most boring tie for work and Mrs Dursley gossiped away happily as she wrestled a screaming Dudley into his high chair.”

德思礼先生哼着小曲,挑出一条最单调的领带戴着上班,德思礼太太高高兴兴,一直絮絮叨叨,把唧哇乱叫的达力塞到了儿童椅里。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1章

2021年1月18日,讲到上面这段开始疑惑:gossiped后面为什么要有个away?away一般是“离开”的意思,比如go away是“走开”,gossip是“讲八卦”,gossip away难道是“把八卦讲出去”?

求助Longman词典,away有一条解释:used to emphasize that an action continues(用于强调动作持续),例句:

Sue was singing away to herself in the bath.

苏在边洗澡边唱歌。

这就明白了,away加在gossip后面强调八卦个不停,一个简单的介词表达了复杂的意思。

介词看似简单,却非常有用,跟其他词搭配起来能简洁地表达很多意思,比如look up是抬头看,look down是低头看,look around是回头看,只需要一个动词look加介词就表达了“抬头”、“低头”、“回头”这些动作。尤其在英语文学中,巧用介词是让文风简洁、流畅的制胜法宝之一。

凭着不放过任何细节的精神,我会仔细搞清楚每个介词的意思,必要的时候进行讲解,希望大家知道为什么要使用这些介词后,会更容易记忆和使用。

3 无图无真相

‘It certainly seems so,’ said Dumbledore. ‘We have much to be thankful for. Would you care for a sherbet lemon?’

中文版:“好像是这样,”邓布利多说,“我们应该感到欣慰。您来一块柠檬雪糕吗?”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1章

2021年1月23日,看到这段翻译,我充满疑问:校长随身带雪糕?难道不会化掉吗?巫师会魔法,但也不用把魔法用在这种地方吧?于是我搜sherbet lemon的图片,是一种硬糖;美版中是lemon drop,虽然搜索它得到的图片不是硬糖,但Longman词典对lemon drop的解释是a sweet that tastes of lemon,所以还是柠檬硬糖。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3)

中文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2000年出版,当时网络不发达,不方便找图片,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译。如今是读图时代,搜图这么方便,讲义当然要图文并茂,不仅直观形象,也更容易记忆

4 文化差异深似海

“Viewers as far apart as Kent, Yorkshire and Dundee have been phoning in to tell me that instead of the rain I promised yesterday, they’ve had a downpour of shooting stars! Perhaps peo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 Bonfire Night early – it’s not until next week, folks!”

全国各地远至肯特郡、约克郡、丹地等地的观众们纷纷打来电话说,我们原来预报昨天有雨,结果下的不是雨而是流星雨!也许人们把本该一星期后举行的庆祝篝火之夜活动提前举行了,朋友们!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1章

2021年1月21日,看到Bonfire Night,有种熟悉的感觉。Bonfire Night也叫Guy Fawkes Night,指每年11月5日在英国举行的篝火之夜活动。

1605年,天主教阴谋组织成员Guy Fawkes和他的朋友们计划刺杀詹姆士一世和英格兰议会上下两院所有成员,为完成刺杀,他们准备在议会开会期间炸掉英国国会大厦。但阴谋泄露,1605年11月4-5日晚Guy Fawkes被捕。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年11月5日晚英国人都要点篝火、放烟花庆祝。我在英国的时候参加过庆祝活动。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4)

英国人一看Bonfire Night就知道是11月5日,这句话相当于在交代故事中的时间,但我们作为外国人需要解读。以后遇到这种文化相关的内容,我就会特意查资料,提供解读,力求让读者读懂原文,进而了解有趣或有用的西方文化。

5 感受罗琳的用心

‘Oh, these people’s minds work in strange ways, Petunia, they’re not like you and me,’ said Uncle Vernon, trying to knock in a nail with the piece of fruit cake Aunt Petunia had just brought him.

中文版:“哦,这些人的头脑想问题都古古怪怪的,佩妮,跟你我不一样。”弗农姨父说,一边用力捶钉子,钉子上还沾有佩妮姨妈刚给他端来的水果蛋糕的渣呢。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3章

2021年2月10日,看到这个翻译我感觉十分奇怪,原文没有“沾有”、“蛋糕的渣”这些词,trying to这句字面意思是“用一块水果蛋糕敲钉子”,乍一看似乎十分荒谬,但结合情节,其实很合理。

这里弗农姨父因为哈利收到信非常生气,所以要用钉子把送信口钉起来,人一生气就容易走神,走神的时候经常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比如拿银行卡当门卡开门,所以我将这里改译为:

“哦,这些人的头脑想问题都怪怪的,佩妮,跟你我不一样。”弗农姨父说,一边用佩妮姨妈刚给他端来的水果蛋糕去敲钉子。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5)

这处描写体现了作者罗琳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以及写作手法的巧妙,用一个小动作就生动表现出弗农姨父的暴怒。但要想读明白,就要充分理解上下文,理解人物的情绪,就连人文社的专业译者们都会理解错,何况普通读者。每每遇到这种精巧之处,我都会在视频中尽量为大家讲解。

6 英国小哥很管用

出门旅行,攻略做了100遍,到了当地,可能还是蒙圈或被坑。这时候,有个当地的朋友做指导,会心安好多。

“They heard the click of the letter-box and flop of letters on the doormat.”

中文版:他们听到信箱咔哒响了一声,一些信落到大门口的擦脚垫上。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3章

2021年2月10日,看到这段我懵了,信既然被放进了letter-box信箱,怎么还会落到地上?美版是mail slot,指门上塞信的缝隙,从缝隙塞进去的信落到地上,很合理。那为什么英版是letter-box,信也会落在地上?在我一个中国人看来,box就是盒子,对letter-box的印象就是下图这样。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6)

遍查资料无果,只能写邮件问英国朋友Tom,他的解释是“不管是信箱还是门上塞信的缝隙,俺们英国人都叫letter-box

,你管不着。”我:对!!你们英国人牛,热水和冷水偏要分两个水龙头,一边烫死,一边冷死,就是让你没法用!提意见了还不改,非说是英国特色!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7)

从此,Tom成了我做《哈利·波特》精读视频的文化顾问。

7 可惜我是个麻瓜

查英英词典、搜图、查英国文化相关资料还不够,J·K罗琳仿照西方社会体系创造了一个魔法世界,对我们来说完全陌生,稍不留心就会掉坑,需要更专业的资料。

(Order of Merlin, First Class, Grand Sorc., Chf. Warlock, Supreme Mugwump, International Confed. of Wizards)

中文版:国际巫师联合会会长、梅林爵士团一级大魔法师、威森加摩首席魔法师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4章

2021年2月20日,看到这段邓布利多的头衔,我又疑窦丛生,为什么中英文顺序不一样?看知乎月影君的文章(参考资料2),才知道西方习惯把头衔从低到高排列,我们相反,所以中文翻译换了顺序。但头衔翻译得不全,仔细查哈利·波特百科(Harry Potter Wiki),会发现有四个头衔,从高到低分别是:

1. Supreme Mugwump, International Confed. of Wizards:国际巫师联合会会长

2. Chf. Warlock:[威森加摩]首席大术士

3. Grand Sorc. (Grand Sorcerer的缩写):至尊无敌大魔法师

4. Order of Merlin, First Class:一级梅林勋章获得者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8)

可能因为不方便查资料,中文版把Order of Merlin, First Class和Grand Sorc.合并翻译成了“梅林爵士团一级大魔法师”。专业翻译都能犯这种错误,何况是普通读者。为了做一个专业的向导,以后凡是跟魔法世界相关的内容我都会第一时间查哈利·波特百科搞清楚,再给大家做讲解。

8 拜油炸叔为师

发音一直是我的软肋,精读《魔法石》视频刚在B站发布5期,就有个弹幕说我发音这么烂,还敢说自己是雅思老师,气得我当时就把弹幕删了。还好有网友直接说我把owl /aʊl/读成了/ɔːl/。

为了避免发错音误导大家,我找到油炸叔读的哈利·波特有声书,每次录视频前放到0.75倍速跟读两遍(原速太快跟不上),不仅有助于发音正确,而且知道哪些词的发音不符合预期,可以提醒大家注意,比如heir读/eə/,h不发音。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9)

油炸叔的有声书语速太快,于是我录了纯朗读版音频,方便大家练听力和跟读。

9 尽了力子烧炼,方成一粒丹砂

书僮总说我的视频干货十足,非常硬核。殊不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才能保证15分钟的视频全程无尿点无卡点。首先确保讲解时没有“嗯啊、这个、那个”之类的赘语,其次如果讲解时卡壳就再讲一遍,保证每句话一气呵成,最后剪去所有重复、卡壳的部分,保证讲解流畅。猪肉讲究不注水,精读视频不敢说字字珠玑,但绝对全程干货,只求对得起读者花费的每一分钟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10)

以上就是我在录制精读视频中遇到的九大坑,为了避开它们,在不断斗智斗勇中,最终确定五大流程十大工序,每一次都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方法制作,才能保证视频质量。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11)

五大流程:

1. 制作讲义(1到2小时)

工序1:准备双语文档,核查中文翻译

工序2:选生词查词典,继续消灭错译

工序3:探究英国文化,帮助理解故事

工序4:查询波特百科,深入魔法世界

工序5:咨询英国朋友,努力学贯中西

2. 跟读英文(15分钟左右)

工序6:跟油炸叔学伦敦音

3. 试讲中文(20分钟左右)

工序7:对照英文试讲中文

4. 录制视频(35-45分钟)

工序8:逐句讲解录视频

5. 剪辑视频(1到2小时)

工序9:去粗取精

工序10:大功告成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12)

综上,制作一期15分钟左右的精读视频需要4个多小时,而在不断打磨细节的过程中,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思考也越发深入。

中文版把Order of Merlin翻译成“梅林爵士团勋章”,2021年讲《魔法石》未曾质疑,今年《密室》中再次见到就有了疑问,Merlin是 “梅林”,“爵士团勋章”从何而来?深究一番,收获不浅。

Merlin是中世纪的巫师,亚瑟王的圆桌骑士之一。他当时成立了一个组织,叫Order of Merlin,致力于反对给麻瓜施魔法。Order有“社团”的意思,Order of Merlin就是“梅林团”。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13)

Order还有一个意思:因为特殊成就受到国王、总统等嘉奖的人,比如英国有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大英帝国勋章,一级(First Class)是最高荣誉,授予爵位。对应地,巫师界为取得特殊成就的巫师授予Order of Merlin,因为Merlin的贡献,这个荣誉以他的名字命名。根据“大英帝国勋章”的译法,Order of Merlin可直接翻译为“梅林勋章”。

“梅林爵士团勋章”的来历至今没有查到,算是悬案吧,但来日方长,慢慢探索。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这两年,不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我对英国文化越来越了解,能讲出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精读课也因此越来越硬核,越来越有趣。还有同学专门写了在精读课中的收获。

B站上讲哈利波特的UP主很多,但目之所及,花这么大功夫深究每一个细节的似乎只有我,也许这就是很多伙伴愿意付费加入《密室》课程的原因之一吧。

书僮总说我做的视频像是美味的炒土豆丝,而我也的确是个很爱做饭的人,比起点外卖或吃速冻,我更喜欢亲自买菜洗菜切菜,用自己的双手炒出一道色香味美的土豆丝,然后与家人朋友分享。虽然很麻烦,但吃起来美味,有营养,关键是,我甘之如饴。

我妈说我从小就很细心,土豆丝一定要切得根根一样细,所以练就了娴熟的刀法,现在的我切土豆丝只用菜刀。精读《哈利·波特》可能也是这样,文本一定要理解到字字透彻,所以练就了火眼金睛,现在的我很容易就能辨别出大家会有哪些疑惑,哪里需要讲解,然后在录视频时提前帮大家扫清阅读障碍

关于推荐哈利波特这本书(当我做哈利波特精读时我做些什么)(14)

虽然离学贯中西依旧长路漫漫,也无法用一套满汉全席技惊四座,但在有限的当下,我愿意认真对待面前的这颗土豆,用好手里的这把菜刀,尽全力,用真心,做出属于自己的那道 “哈利·波特土豆丝”分享给你,在一个速食主义的时代,让你也品尝到手工制作的独特美味和丰厚营养,希望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