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西欧社会发展历史,提出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形态五种社会形态是一种经验总结,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是五种社会形态接下来我们将从理论逻辑上阐述五种社会形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认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认知(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应该根据生产要素作出新的解释)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认知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西欧社会发展历史,提出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形态。五种社会形态是一种经验总结,并没有解释为什么是五种社会形态。接下来我们将从理论逻辑上阐述五种社会形态。

人类社会发展是由生产要素发展决定的。现代生产要素有人力、土地、资本、知识等,每一个社会阶段都有一种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起支配作用,从而决定社会发展形态。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财产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无所谓生产要素对社会生产的支配,称之为原始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生产剩余,社会分化为阶级。在这阶段,人口密度很低,土地并不稀缺,决定社会生产的是人力。统治阶级要想占有生产剩余,最有效办法是控制人身自由,然后剥夺其劳动成果。于是人类进入简单粗暴的奴隶社会。

随着社会的繁荣,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统治阶级发现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只要控制土地,老百姓必然依附土地,同样可以达到剥削的目的。于是人类告别赤裸裸的暴力剥削,进入依靠地租获取劳动剩余的土地社会,即马克思所谓的封建社会。

随着科技的兴起,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发现只要有钱,就可以通过雇佣大量工人、在极少的土地上创造巨额的财富。于是人类进入更加隐蔽,却更加高效的资本剥削劳动的资本社会。

在信息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你有足够的知识,也可以白手起家,通过知识创造成就企业王国,资本的边际效益正在日益缩小。人类开始走向知识社会。知识创造倡导的是“人的自由联合”,可以预见,马克思所谓的共产主义必将在知识社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