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课堂上遇到的数学问题,一般都可以列出算式,然后求出结果。但在数学竞赛或生活中却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题目,由于找不到计算它们的算式,似乎无从下手。但是,如果题目所述的情况或满足题目要求的对象能够被一一列举出来,或能被分类列举出来,那么问题就可以通过枚举法获得解决。

所谓枚举法,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将符合要求的结果不重复、不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1)

例1

小明和小红玩掷骰子的游戏,共有两枚骰子,一起掷出。若两枚骰子的点数和为7,则小明胜;若点数和为8,则小红胜。试判断他们两人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分析与解:将两枚骰子的点数和分别为7与8的各种情况都列举出来,就可得到问题的结论。用a+b表示第一枚骰子的点数为a,第二枚骰子的点数是b的情况。

出现7的情况共有6种,它们是:

1+6,2+5,3+4,4+3,5+2,6+1。

出现8的情况共有5种,它们是:

2+6,3+5,4+4,5+3,6+2。

所以,小明获胜的可能性大。

注意,本题中若认为出现7的情况有1+6,2+5,3+4三种,出现8的情况有2+6,3+5,4+4也是三种,从而得“两人获胜的可能性一样大”,那就错了。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2)

例2:

数一数,右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3)

分析与解:图中的三角形形状、大小都不相同,位置也很凌乱,不好数清楚。为了避免数数过程中的遗漏或重复,我们将图形的各部分编上号(见右图),然后按照图形的组成规律,把三角形分成单个的、由两部分组成的、由3部分组成的……再一类一类地列举出来。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4)

单个的三角形有6个:1 ,2,3,5,6,8。

由两部分组成的三角形有4个:

(1,2),(2,6),(4,6),(5,7)。

由三部分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5,7,8)。

由四部分组成的三角形有2个:

(1,3,4,5),(2,6,7,8)。

由八部分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

(1,2,3,4,5,6,7,8)。

总共有6+4+1+2+1=14(个)。

对于这类图形的计数问题,分类型数是常用的方法。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5)

例3:

在算盘上,用两颗珠子可以表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分析与解:上珠一个表示5,下珠一个表示1。分三类枚举:

(1)两颗珠都是上珠时,可表示5005,5050,5500三个数;

(2)两颗珠都是下珠时,可表示1001,1010,1100,2000四个数;(3)一颗上珠、一颗下珠时,可表示5001,5010,5100,1005,1050,1500,6000七个数。

一共可以表示 3+4+7=14(个)四位数。

由例1~3看出,当可能的结果较少时,可以直接枚举,即将所有结果一一列举出来;当可能的结果较多时,就需要分类枚举,分类枚举是我们需重点学习掌握的内容。分类一定要包括所有可能的结果,这样才能不遗漏,并且类与类之间不重叠,这样才能不重复。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6)

例4:

有一只无盖立方体纸箱,将它沿棱剪开成平面展开图。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展开图?

分析与解:我们将展开图按最长一行有多少个正方形(纸箱的面)来分类,可以分为三类:

最长一行有4个正方形的有2种,见图(1)(2);

最长一行有3个正方形的有5种,见图(3)~(7);

最长一行有2个正方形的有1种,见图(8)。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7)

不同的展开图共有2+5+1=8(种)。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8)

例5:

小明的暑假作业有语文、算术、外语三门,他准备每天做一门,且相邻两天不做同一门。如果小明第一天做语文,第五天也做语文,那么,这五天作业他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分析与解:

本题是分步进行一项工作,每步有若干种选择,求不同安排的种数(有一步差异即为不同的安排)。这类问题简单一些的可用乘法原理与加法原理来计算,而本题中由于限定条件较多,很难列出算式计算。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安排,对每一步可能的选择画出一个树枝状的图,非常直观地得到结果。这样的图不妨称为“枚举树”。

小学奥数枚举法题型 小学奥数知识点趣味学习(9)

由上图可知,共有6种不同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