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包子很多人都爱吃,也是最常见的面食之一。包子因为馅料的不同,有素的、肉的;也因为品种的不一样,有小笼包子、狗不理包子、灌肠包子等等。包子做法也不尽相同,有发面做的、也有死面做的。
家里蒸包子,是家常的做法,用的都是发面。但是,也不是说每一次出锅的包子外表都光滑好看。有时候还会有包子回缩,即“死面”的现象出现
农村大妈都是做家常便饭的行家里手,蒸包子也不是啥难事。她们对将出锅的包子回缩了,说出的原因是这样的:
【1】和面发酵操作的失误
- 面粉的选择。面粉分高、中、低筋三类,它是以面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多少来划分的。蛋白质越高,面团的筋性就越大,网络结构感强,反之亦然。将有出锅的包子有几个回缩的,还是因为筋力不足,无力支撑。这种状况的出现,极有可能是使用了低筋面粉。
- 面团没有发酵到位。发面食品面团的发酵相当重要,面粉、酵母、或老面及和面水要有合理的搭配,即它们的用量要随季节气温和室内温度而增减。特别是冬季,面要和软些,发酵用酵母、或老面要适当的增加,且发面环境的温度低于20℃,都有可能是面团发酵不好。面团发酵不到位,没有产生足够的网络状,当包子上锅蒸制时,外部受热快,而内部受热慢,“软弱”的网络“无力”支撑热量的“冲刺”,而是包子塌陷了,也就有了回缩的迹像。
△发酵到位的面团
- 面团发酵过了“头”。凡事都是有“度”的,面团的发酵也是如此。当面团起发到原来的两倍,甚至是2.5倍都是挺正常的。如果和好的面团放置很久,也不在意季节的气温变化,如夏季,面团会变得松软,即使是用酵母发面的,也闻到了明显的酸味。其实,这是面团发酵过度而失去原来应有的筋性。就是酵母发酵的也要添加少量的食用店碱,它只是消除了面团的酸味。包子上锅蒸制时,根据恢复不了面团的筋性,包子因少了“骨架”而塌陷回缩。
△发过“头”的面团
【2】包子胚制作出现的漏洞
包子因为带馅,才是人们喜欢吃。而馅的包制也是需要慎重的,包馅时一定要填满一些,以刚好捏住口,不露馅为最好。
再者,一定要将口捏紧,否则包子上锅后,热量的不断增加,热气会从这个缝隙中流出而“瘪气”回缩。
其次,为了使包子软和,胚子也是要醒发的。包子胚内馅外皮,醒发的不要与馒头一样的时间,15分钟足矣。若醒发时间有点长,包子胚不但花型变样,还有塌陷的可能。
还有一点也应重视,包子皮不能擀得太薄,一定要中间厚一点,边缘薄一点。皮太薄了,包子就会撑不起来,也会出现回缩的可能。
【3】上锅蒸制才是包子回缩的主要原因
①蒸包子如果热水上锅了,会使包子急速遇热,容易出现回缩的现象。一定要凉水上锅,包子才能受垫均匀,防止回缩包子的出现。
②开蒸后火力过大。一般来说,用中火赶气,上气才比较均匀。当笼盖气孔有气体冒出时,计时并继续用中火蒸制。停火前5分钟,改用小火,才能是笼内气压不断变化,不会有“过剩”的水蒸气聚集。
③当到达预定的蒸制时间,不要马上去揭锅盖。如果停火即揭盖子,热包子突然间遇到了冷空气便可能回缩。停火后应该焖3分钟左右再开盖子,这样包子才不会出现回缩现象。
其实,蒸包子回缩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一是蒸笼的材质。铝质的笼屉叠加以后封闭比较严实,当加热蒸制时,由于大量水蒸气无法及时排出,会聚集笼盖、笼侧部位,跌落下来烫着了个别包子,特别是笼屉外圈的。木质或竹质的笼屉,包子回缩很少出现;二是冬季容易出现。这是由于打开将要出锅的笼盖瞬间,冷空气的“侵入”,有的包子回缩,也是热胀冷缩所造成的。
换笼屉也许划不来,要彻底避免和防止将出锅的包子回缩, 最好是在上锅前,在最顶层笼屉上盖上一块干净的白布,白布起着“吸收”水蒸气的作用。还是要感谢农村大妈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