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肺复苏科普的想法(关键时刻能救命)(1)

龙头新闻讯(记者 霍营 文/摄)黑龙江作为心脏疾病的高发省份,为了提高我省居民的心肺复苏技能,2019年7月,我省成立了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委员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办事处,同时组建了一支由大医院ICU、急诊科、麻醉科等专家组成的高质量心肺复苏培训讲师队伍,由大医院专家免费教市民学习急救技能。

对心肺复苏科普的想法(关键时刻能救命)(2)

20日上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委员会哈尔滨市办事处举办了以“心手相连,点亮生命”为主题的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公益活动,十余名专家现场手把手向市民传授了心肺复苏方法和技能。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专家们身穿统一的红色的志愿衫,伴随着音乐,有节奏的进行着心肺复苏的演示,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围观。

小美(化名)是哈市一所中学初一的学生,眼下正放寒假,她和妈妈逛街时,正好看到有心肺复苏培训,小美在专家的指导下有模有样的练习着,可是刚做完两组就累得大汗淋漓。小美说:“以前都是在电视上和新闻里看到别人做心肺复苏,没想到这次自己能有机会现场学习。学会这样的急救技能,关键时候能帮助别人,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对心肺复苏科普的想法(关键时刻能救命)(3)

据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委员会哈尔滨市办事处主任韩非教授介绍,心肺复苏术这一基本技能在我国普及率非常低。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统计,美国心脏骤停患者脑复苏的抢救成功率平均为9%,部分城市和地区可达50%,而我国大城市的平均水平不到1%。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肺复苏委员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办事处成立半年多,目前已经为哈市一千余人进行了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培训。

对心肺复苏科普的想法(关键时刻能救命)(4)

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来说,家人及身边的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很可能挽救一条生命。专家表示,面对心脏骤停的患者,在4-6分钟内必须采取急救措施,这个时间窗被专业人士视为“钻石4分钟”,每延迟急救1分钟,成功率便下降10%。若什么也不做,只等120急救车,待10分钟后120急救车抵达,患者可能已是回天乏力。

心肺复苏流程如下:

1、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2、检查患者有无意识。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您还好吗”,同时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再次拍打双肩并呼唤,观察患者肢体是否活动。如果仍然没有反应,立即呼救:“来人帮忙,请帮我拨打120,取自动除颤仪(AED)过来”;

3、识别心跳骤停(观察胸廓起伏,触摸颈动脉)。检查是否无呼吸或仅是叹息样呼吸,并检查脉搏,在5-10秒内完成:检查脉搏时用靠近患者头侧的食指和中指2根手指找到喉结,将这2根手指滑到气管和胸锁乳突肌肌肉之间的沟内(靠近您一侧),此处可以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操作时以7秒为准,从1千零1数到1千零7,每数一个数字为1秒钟,数数时从患者的头部向患者的胸部扫视,再扫视回头部,7秒钟内完成检查;

4、没有呼吸或仅是喘息,无脉搏,则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循环。

(1)胸外按压: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的下半部,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伸直双臂,使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以100-120次/分钟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每次按压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每次按压时确保垂直按压患者的胸骨,每次按压结束后确保胸廓完全回弹;

(2)人工呼吸:要有效的呼吸,必须打开患者的气道,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下颌的靠近颏部的骨性部分,提起下颌,使颏上抬;施以1秒钟的吹气,以使患者的胸廓隆起;每30次心脏按压,人工通气2次,操作时可在心里默念一千零一吹好、一千零二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