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红月亮是怎么回事(红月亮昨日刷屏)(1)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日落西山,月出东海,2022年11月8日,万众期待的月全食准时上演,整个朋友圈迅速被红月亮霸屏!这次月全食有两大特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看到全食的“红月亮”阶段;全食阶段,还能看到月掩天王星的景象。下一次要看到这样的天象就是4344年8月8日了。为此,上海天文馆特别推出月全食科普系列活动。

◇ 一米镜再度仰望红月亮

11月5日,上海天文馆原创科普教育品牌“小伽利略online”《遇见红血月》率先为本年度最重磅的月全食天象预热。通过直播互动教学,让中小学生了解月食基本原理和规律,学会如何去演示如何去观察,也点燃了网友们对本次月食天象的热情企盼。

11月8日晚,月全食如约而至。这是上海天文馆建成开馆后,连续第二年直播月食天象。此次直播长达4个小时,天文馆的“双焦点可切换1m口径望远镜”(DOT)领先为大家带来月亮的“红脸蛋儿”,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部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韡(水兄)和科学老师笑夕为大家全程倾情讲解,带领观众一同揭示“红血月”的秘密,欣赏“月全食掩天王星”这一千年一遇的罕见天象。

本次月食初亏时刻为17时08分。月亮刚刚跃升地平线直播就开始了,网友们立刻就发现,月亮的左下方仿佛已经出现了阴影。此后,地球的影子逐渐向右上方扩散,好戏上演了。随着“天狗食月”愈演愈烈,收看直播的网友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是一边收看直播,一边在阳台眺望月亮,还纷纷传来“前方报道”,交流自己看到的月食的模样,评论弹幕不断。昨晚共有约300万人次观众进入上海天文馆视频号和B站直播间。

19时11分左右,令人期待的月掩天王星开始了。只见月亮渐渐靠近天王星,不经意间,天王星就消失在月球正面格里马尔迪环形山-秋湖一带。虽然食甚时的月亮比满月亮度弱了3万倍,但是天王星在它面前依然失色不少。不过,月掩天王星的过程依然被“一米镜”抓个正着。

上海天文馆的“一米镜”是一架地平式反射望远镜,采用可自由切换的主焦点/耐氏焦点双焦点光学系统。主焦点视场为1.5度,可开展大视场巡天观测;耐氏焦点视场为10角分,可用于高分辨率天体观测。本次月全食的影像,就是通过主焦点拍摄的。

昨晚红月亮是怎么回事(红月亮昨日刷屏)(2)

王贞仪“闪现”上海天文馆

就在“红月亮”现身苍穹之前,在上海天文馆内也上演了一场特殊的科普短剧,清代女天文学家王贞仪“闪现”天文馆。

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天文馆联合原创出品的话剧《手可摘星辰》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中。该剧取材自历史真实人物——清代女天文学家王贞仪的故事,剧情聚焦于封建王朝的压迫背景下,王贞仪执着追求真实和科学,寻觅天象的秘密,并独立写下世界上第一本完整解释月食成因的著作——《月食解》的传奇经历。

为了配合这次月全食天象的科学传播,团队特意编排了一个以科学实验为核心的15分钟科普短剧,在上海天文馆球幕影院下方公共空间“光环剧场”进行了快闪演出。

该剧主创人员由上海戏剧学院多个研究生专业合作完成,预计12月16-18日原创话剧《手可摘星辰》将上演于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后续馆校双方还将深入合作,推出线上宣传短片、戏剧工作坊、广播剧等系列内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