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很长,未来很远,我愿意在诗的国度里尽情徜徉,诗海泛舟,书香寻梦,与同样热爱古诗词的你分享。

前缘散尽不许人间见白头(门前虽有如花貌)(1)

  古往今来有许多爱情故事,以下这首词就是一个发生在晚唐时期的爱情悲剧。

  大唐晚期,藩镇割据,社会风气很坏,官贪吏虐,民不聊生。赵嘏的这首诗里面,就隐藏着这样一个令人不胜感伤的故事。

  赵嘏是晚唐有名的诗人,他的诗曾为杜牧大力称赞,尤其是“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长安秋望》)一联,更是闻名遐迩,甚至有人不呼其名,而呼他为“赵倚楼”。确实,赵嘏诗中有关“楼”字的不少,什么“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寒塘》)“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有感》)。自从王粲的《登楼赋》之后,这“楼”和“愁”往往就联系在一起,赵嘏的诗也是凄清悱恻,读来但觉一股凉意冷彻心头,如三秋之寒露。

  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赵嘏心里埋藏着一段伤心事。

前缘散尽不许人间见白头(门前虽有如花貌)(2)

  赵嘏早年家在浙西一带,他和一女子相爱,情深不渝,有白头相偕之意。但是这个女子在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盂兰盆节”,有的地方俗称“鬼节”)时到鹤林寺游玩,不幸被色眯眯的浙西节度使看中。我们都知道,晚唐时的节度使都是一方的土皇帝,专横霸道,无人敢管。于是这浙西节度使便强抢民女,把赵嘏的心爱之人抢走了。

  赵嘏虽一腔悲愤,但也无可奈何,只好赋诗道:“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座上献元相公》)诗中用韩翃的情人柳氏被番将沙吒利所夺的故事,来怨斥浙西节度使的丑行。但可惜,这时候却再也没有像虞候许俊那样行侠仗义的好男儿帮忙了。

前缘散尽不许人间见白头(门前虽有如花貌)(3)

  赵嘏无奈之下,只好到长安考取功名。然而,他面临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翻开赵嘏的诗集,你会看到这样一些题目:《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下第》《落第寄沈询》《落第》……除了下第就是落第,这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沾满了赵嘏心痛欲绝的血泪,正像他那首《下第后上李中丞》中写的那样:“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无限哀伤,溢于言表。

  一直到了会昌四年(844),赵嘏才终于得以进士及第。这时赵嘏已是四十多岁了。为人极为势利的浙西节度使听说后,马上把赵嘏心爱的女子送入长安,还给了赵嘏。赵嘏听说此事,急忙出横水驿迎接。这个女子见到赵嘏后扑在他怀里痛哭,不一会儿居然因为伤痛过度,死在了赵嘏的怀中,十几年的相思泪水终于都滴在赵嘏的衣襟上,她似乎死而无憾了。赵嘏将她安葬在横水边,写下了本篇所选的这两首痛断肝肠的悼亡诗。

  悼亡

  赵嘏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

  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

  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

  “一烛从风到奈何,二年衾枕逐流波”,是说两人的命运正如风中之烛无法把握,两年衾枕间的欢爱也像逝去的流水一样无法重来。

  “虽知不得公然泪,时泣阑干恨更多”,是说虽然她身在浙帅府中,不敢公然哭泣,但私下里又流了多少伤心之泪。这写的是生离时的伤痛。

  “明月萧萧海上风,君归泉路我飘蓬”,则是写死别之痛。是说现在挚爱之人已入了黄泉,自己却还要飘蓬远处,不能在坟前相守了。

  但是,赵嘏却给她许下了一个诺言,这就是他的心中再容不下别的女子了,心中这方天地永远为黄泉下的她留着——“门前虽有如花貌,争奈如花心不同”。是说世间不乏貌美如花的女子,但是她们的心却不是你的心,我心中的你永远无法替代,真的,没有人任何人可以替代。

  赵嘏就此心意懒懒,他虽然考取了功名,但一生就当过“渭南尉”这样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九品芝麻官。他的心可能早就随心爱的女子埋进了那冰冷的黄土中。

一番分享,希望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