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自然是大家闺秀?婉约派代表必然是柔情似水?无稽之谈。她饮酒作乐,她大胆宣爱,她赌博划拳,她放荡不羁,她是一个即便放到现代都离经叛道的女子。

她是李清照,她才不会像其他普通少女一样憋憋屈屈的怀春,她的爱情必定是要轰轰烈烈地宣誓出来。

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事情(她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1)

天真无邪的少女,在自己家庭院独荡秋千,突然听前厅说,父母安排的未婚夫到来,便急急匆匆地躲起来,又忍不住心中好奇,就装作看墙角的那只青梅,偷偷的看上两眼。“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当时,她的诗词造诣就已经能把小女儿欣喜又含羞的状态描写得如此生动。

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事情(她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2)

她在与赵明城结婚后,丝毫不顾及传统,大胆宣爱。“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大概就是“雪嫩的肌肤若隐若现,笑着问老公,我们的床又凉又舒服呀?你觉得呢...”她才不顾别人说她的淫词乱语,她以自己开心为重。她总是大胆宣告自己的爱意,所谓传统,她视之无物,赵明城得此女子,真的是羡煞旁人啊。

李清照爱饮酒,但每饮必醉。她45首诗词,含酒的就23首,她黄昏后“东篱把酒”;她借酒消愁却“浓睡不消残酒”。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小姐小姐?小姐已经去荷花塘一个时辰了,怎么还不出来?”

“你呀,说不定小姐又喝醉在那歇着了。”

划着小船的李清照,犹豫又喝多上头,找不到回家的道路,一直划到了荷花塘深处,景色虽美,但还是要着急回家,不小心惊动了水鸟,一时间,水声、鸟声、人声相互呼应。美哉美哉。

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事情(她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3)

她虽为大家闺秀,但如今又被人戏称“李怼怼”。众人批判她,她又如何能不评论他人呢?她说柳永的词庸俗不堪,格调低下;评论欧阳修的词毫无音律之美;认为王安石的词无可读之处。她的《词论》是第一篇女子的专论文章。但这篇文章出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李清照文采出色,她敢评论他人,并非自大,也确实是因为她对音律有极深造诣,巾帼不让须眉,千古第一才女并非虚名。

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事情(她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4)

命运多舛,家道中落,罪名牵身。人们都等着看神女跌下神坛,但她依旧自由自在,不受外界拘束,哪怕赵明城之后被革职,也与其一起回到青州的私第,开始十分悠然自得开始屏居乡里的生活。他们不介意衣食朴素,每天享受乡里平静安宁的生活。紧衣缩食,收陆金石。清照不仅爱喝,还爱赌书赌茶,但无赌瘾,只是她生活中的趣味。“赌书消得泼茶香”,李清照记忆力很好,经常会与丈夫在烹茶的时候,一人问典故出自哪书哪卷哪行,一人答中便可先喝茶,但通常会因为答对的人过于得意,而打翻茶水,茶香便溢满满屋。此故事也成为流传的千古佳话。

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事情(她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5)

赵明诚在李清照心中一直都是完美的丈夫,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兴趣相同,为人坦坦荡荡。但在金兵入侵中原的时候,赵明诚没有去尝试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此不耻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出《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古讽今。她不是闺房中只知道期期艾艾的少女,她有自己的志向,她是要翱翔于九天之上的凤,她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为,也怒夫不争,才写出如此震人心弦的诗篇。

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事情(她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6)

苍天妒佳人,她必定身世不顺,赵明诚于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安葬好赵明诚后,她大病一场,但当时国势日急,为了保存好自己和赵明诚所收录的书籍金石,只能先收拾好情绪,带着行李去投奔赵明诚妹婿。不料金人陷洪州,大量书籍都散为云烟。之后,又因到处流浪,被盗,最后,所有的图书文物已经大部分散失。

耗尽大半生收集的图文消之殆尽,对她是个不小的打击,又一直颠沛流离,此时李清照内心十分悲痛。想起前半生,饮酒作乐,赌书泼茶。如今异国他乡,孤身一人。更让如今的她陷入无情的折磨。突然,温雅如玉的张汝舟闯入了她的生活。张汝舟不介意过往,又对她极度温柔,陪她度过最难熬的生活。犹如浮萍的她好像又找到的停靠的地方。她不顾世俗的看法,勇敢再嫁。

以为又是一段佳缘,但没想到,婚后的张汝舟暴露出了真面目。他早就听闻李清照的大名,对她所收藏的金石更是野心勃勃,但没想到李清照经过那么久的漂泊后,没有留下多少财产。红纱帐前,口角不断,最后竟对李清照拳脚相加。张汝舟以为李清照无依无靠,不会再翻出什么水花,便毫无顾忌。但李清照一向与寻常女子不同,在发现张汝舟徇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时候,她忍无可忍,告发张汝舟,并要求离婚。查询属实,张汝舟被革职。但宋法规定,告发其夫要判刑两年。故亦身陷囹圄。后经过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后放出。

赵明诚和张汝舟相比,更显赵明诚为人高尚。他看李清照才高于己,也无打压之意,李清照爱喝爱赌,也全然包容,赵明诚尊重她、爱护她、欣赏她,让她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事情(她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7)

李清照一生的词都围绕着“愁”展开,豆冠年华是闲愁,愁的是闺中事,之后国破家亡,也愁,愁的是物是人非。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国破,家亡,夫死,冠绝古今的才女也逃不开人间烟火,她后期的作品已经没有当年的清新了,经历了那么多,她没有意志消沉,反而积极的投身创造,写下千古绝句,来抒发自己对赵明诚的怀念和对自己孤单凄凉的境况。

到底是什么样的结局,才能配得上李清照这样颠沛流离的一生,我以为她会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结局,或者是,像为了追求月亮而不小心掉落湖中的李白一样,有一个浪漫的结局,但她在将赵明诚的遗作《金石录》整理完成后,表进与朝。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她悄然离世,平平淡淡。

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事情(她的所作所为放在现在)(8)

她离世想的是什么呢?有人说她肯定是怀着对亲人的绵绵思念;有人说她孤身一人在极度痛苦和凄凉中去世;有人说她无儿无女去世不体面。但我感觉,她应该一如之前率真、自由、清醒、潇洒、勇敢,自顾自地活出自己的精彩,她有勇气负重前行,靠自己定义人生。随遇而安却不随波逐流。任由时间流逝,却没能消耗她。她相比于诗人,更像要行走江湖的侠客。自由自在,无论生活怎么样,她仍然是花中第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