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广告商于无形中掌握并操纵大众心理,利用数据挖掘,口碑传播等隐秘手段实现品牌洗脑
马丁-林斯特隆
心智洗脑
年龄越小越容易占领心智,年龄越大越容易怀旧广告可以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塑造他们持久的偏好,我们开始使用某个产品时的年龄越小,我们就越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使用。
婴儿在18个月时认识的品牌不仅让他们在长大后偏好这些品牌,而且还让他们相信这些品牌符合他们的个人特质(或他们喜欢的个人特质)比如前卫,坚强,灵活,世故。
更可怕的是,孩子在3岁时就能感受到使用某些品牌带来的社会压力,也已经相信穿戴,拥有或消费某些品牌能够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风格。
SIS公司调研发现53%的成年人和56%青少年使用他们童年时记住的品牌,尤其是食品、饮料、保健品及消费日用品。
不仅很小的孩子会对品牌有意识,而且还会把童年时热爱的品牌带进成年后的生活里。
同时他们也影响着父母购买决定的能力。有半数的母亲是完全因为孩子的要求才会购买某种食品,激发孩子的购买欲,就是激发整个家庭的购买欲。
即使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依旧怀念儿童时期,尤其是过去我们曾使用过的品牌,哪怕这些产品有某些缺陷,
在回忆里,它们看上去总是最好的,我们的大脑总是觉得过去的就是完美的。做营销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点。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非常强大的心理说客:怀旧之情。
沉浸在回忆中能够提升情绪,提高自尊心还能加强人际关系,简而言之怀旧之情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来源。也是商家常用的洗脑招数。
恐惧洗脑
制造恐惧并解决问题指出一个问题,加剧消费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焦虑,最后出售解决方案 ,这是品牌洗脑中的经典套路。
恐惧让我们形成了一种保护机制,让我们无法清晰思考。
现今有什么东西让我们恐惧?
太多了,大多数人害怕经济不景气、害怕失去工作、害怕拖欠贷款;害怕爱人或伴侣离开我们;害怕孤独,害怕没有朋友;害怕性功能障碍;害怕得癌症;害怕感冒;害怕摔伤胫骨;害怕死亡;害怕开车;害怕坐飞机;害怕恐怖分子;害怕全球变暖;害怕日光太强,但又怕黑夜;害怕牛肉里的大肠杆菌、等等。
一种无法抵挡的失控感,促使消费者急于去寻求任何形式的安慰。
恐惧是一种有趣的、复杂的、总体上来说不怎么令人愉快的情绪。但对于我们的吸引力其实是有真正的生物学依据的,恐惧会提升我们的肾上腺素,会制造相当的满足感。
身处恐惧中的人们希望能认真地思考对信息的反馈,然后根据这些说服信息的建议来中和恐惧的情绪。
制造需求洗脑
为欲望买单,为梦想买单昂贵又高端的品牌能获得别人的喜爱、接受及社会地位。
这种普遍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城市的街道上都有卖冒牌货。
我们买东西通常不仅仅是物品,还有那个物品所承载的一种理念。无论是健康、幸福、开悟还是社会责任,正是这种相当普遍的心理倾向,让我们的隐形说客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无论品牌承诺的是健康,幸福还是感悟,他们都有一个营销策略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利用的是每一个人对重回大地的渴望、对重新得到一份不受金钱或现代生活压力污染的纯真的渴望、他们出售给我们的,是内心的平静,精神的圆满和更美好的生活。
希望,是居住的那座遥远的城市所借的贷款。
希望,是我们为了更亲近自然而买的一堆露营用具(即使我们就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之中);
是为我们永远都不会划的皮划艇而买的支架;
是为测量一座我们永远都不会爬的高山而买的靴子;
是一个要搭在我们永远不会去睡的星空之下的帐篷。
希望,就是加入一个健康俱乐部以便得到我们一直以来都想要的好身体;
是我们为了造福后代、留给他们一个更美好的星球而吃的当地养殖、鲜草喂养的牛;
是我们为以防哪一天心血来潮想要穿穿而花高价买来的衣服。
希望就是那些承诺不费力气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产品。
在消费意图中寻找商机追踪和分析消费者行为,并分类总结这些数据,有时能操纵我们购买产品。
对于各路公司而言,拥有预测消费者下面想买什么的能力,以及成为为该消费者完美地提供所需之物的第一家对应的公司具有极大意义。
为什么呢?
因为从营销数据上看,试用某种新产品的消费者很可能会一直使用该产品,平均时间为一年半。
所以如果一家商店能弄清你可能喜欢什么新产品,并提供免费样品,优惠券或促销券,进而说服你使用一下,那么在接下去的18个月里就锁定了你的钞票。
口碑洗脑
如果一个女性在谈论某个品牌或某个产品时确实正穿着或使用它们,无论是新的首饰系列、一个护肤品的品牌、一双靴子,或是一款新潮手袋,她对于同辈的影响力会更加强大。
如果一个朋友对品牌的印象深刻到要在一张纸上写下名字,那她就极有可能会在之后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
我们本能地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影响我们自己的决定
其他人的需求表现得越明显,我们就越想要他们拥有的东西
明星、名人、网红、大咖让我们相信,我们的营销者和广告商利用他们的名声对我们进行品牌洗脑。
这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一个产品一旦和名人扯上关系,将产生一股非常强大而又难以察觉的购买影响力。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能认出某个品牌或产品,可能仅仅是因为它和某个名人相关联。
在线图书零售商(逐渐变得什么都卖了)亚马逊把这一巧妙的策略又推进了一步。它给顾客发送电子邮件,让他们知道其他购买了某种商品的消费者还买了一些新商品,这样他们可能也会喜欢这些商品。
一个品牌或产品所影响的大脑感官区域越多,我们就越愿意接近和与之协调,从而推荐就更可能起效。大脑的这种内部工作解释了为什么口碑广告在我们的记忆里能留存几个星期之久,而我们却记不住今早看过的电视广告。
无论何时,我们从我们喜欢或羡慕的人那里听到一个品牌,然后再把这个秘密传播给他人,我们的大脑不只会投入情感,还会获得化学物质上的回馈,说的越多,回馈的也越多。
如果能在你的品牌背后创造出口碑影响力,那么这种影响力比品牌本身的力量还要大数倍。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因此未来的品牌必须要透明化,并实现自己的承诺,达不到这2点要求的品牌会立刻被曝光,并在痛苦中消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