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期述略
湘乡,地处湖南中部。属华南湘赣丘陵地貌,全境几十万年以来一直地壳稳定,气候宜人。以“六经皆史”云云,先秦经史《诗》、《书》、《礼》、《乐》(秦焚,已亡)、《易》、《春秋》等对先民九黎三苗、百濮、百蛮等部族(民族)的记载,即今湘乡市行政区域及失落的外围,曾经都是繁衍的温床。
九黎三苗核心居住区之一。史料记载,长江以南,乌江以东的大片地域,古称百越之地。西汉文字学家扬雄《方言》称“楚谓之越,或者谓之远也。”越是距离中原遥远的地区,百越是禹贡九州以外南部的一个大地名称呼。越部族分支众多,其中,分布于湘(江)、漓(江)之间的统称之为西越(又称扬越)。此外,还有一个不是地区名,而是纯粹古老民族称之为九黎三苗,后称三苗。《国语·楚》下: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后也。”《尚书·禹贡》: “三危(山)既宅,三苗丕叙。” 《史记·五帝本纪》: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正义》: “吴起云: ‘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指鄱阳湖)。’”则三苗因数为乱而西徒之前,当在长江中下游以南一带地区。由此可推测出,湘乡地域在远古时期,就是湖南境内土著先民的一处核心居住区。
《尚书·禹贡》九州中记载: “荆及衡阳惟荆州。”衡阳,汉代孔安国说: “荆州为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阳:山之南,或水之北也。《夏本纪》述及禹治水行踪时提到“至衡山。”是以荆山至衡山以南,均为荆州之地。舜在位时,禹因“三苗……数为乱”曾征讨而西徒。康熙刊《湘乡县志·风俗》记载:“湘(湘乡)之为邑也,居长沙、衡、宝三郡之间,其地犬牙相入,其民迁徙相互,其婚姻相联,其党塾游从相偕。是故,长之俗文,其失也轻,衡之俗静,其失也薄;宝之俗朴,其失也固。湘(湘乡)居三郡之中,失与之均;然合三郡之得,相为节宣,则文而不浮,静而不偷,朴而不陋,以成乎上湘(湘乡)之风。” “恂恂而悫,德之实也,而文不逮,自湘而南,则有然者。辨而雅乐,文而不吝,道之华也,而质有伤,自湘而北,则有然者。而湘介乎其中,出可以交于上国,而退不失其居。” “近水之民,润其利也逸,近山之民,槁其生也劳。三湘以泽国民,而上湘远泽,即于山,无泛舟取赢于商贾之利。四时之勤,一尽于穑事,故椎钝勤质倍于他邑。” “民风民俗融合数千年始成,上湘一地古风犹存。”等都能明确地描绘出湘乡是其先民三苗的核心区域之一。
群(百)濮邑落自聚之一。民国二十四年谭日峰编《湘乡史地常识》云“湘乡系古荆州地域,群濮百蛮之区。”百濮是我国古代民族名。殷周时分布于江汉以南,春秋以后渐布今湖南西北部澧沅二水流域。以部族繁多,又称百濮。《左传·文十六年(公元前611年)》: “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 《释例》:建宁(今湖北石首)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百鸾之一。经过了一段漫长的生息繁衍,到商代。周围部族的迁入,人口大增,形成了被称为“荆蛮(长江以南又称之为南蛮或楚蛮)”的部族。记叙有关湘水(湘江)流域的资料也就更多了。《诗经·商颂·殷武》记叙: “挞彼殷武,奋发楚荆。”“维汝荆楚,居国南乡。”毛苌《诗经·正义》说: “高宗(指武丁)前世,殷道中衰,宫室不修,荆楚背叛。”孔颖达《疏》也说: “殷王武丁‘往伐荆楚之国,深入其险阻之内’”。西周,经过千余年的战争和融合,入湖南地区的中原移民也逐渐增多,越、苗、荆、楚进入大融合时期。
未有湘乡名称之前,庶先民氏族名亦即地名几乎?周武王分封荆楚先民其中一支的首领熊绎(于荆山丹阳)为楚子,这标志着楚国历史的开始。春秋时期,以荆楚文化为主体,以楚国为中心的楚文化体系已经形成。它糅合了中原商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中期即已标新立异,延续中原文化的一种承袭与补充,成为与中原的周文化并驾齐驱的楚湘文化。从史料《里耶秦简J1(16)5简》正面的文字:廿七年二月丙子朔庚寅,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史嘉、假卒史、属尉:令曰“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债。急事不可留,乃兴徭。”今洞庭兵输内史及巴、南郡、苍梧,输甲兵,当传者多。 ...... 由此可以推测湘水(湘江)流域等地区,在楚时和秦时都归属洞庭(郡)掌控。秦朝将湖南行政区域细化(秦代的郡县制为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即“郡国制”)为36郡之一。便有了长沙(郡、国),长沙一名源于古越语。长沙国封疆实际上就是秦朝时期长沙郡的范围,北濒汉水,南亘九疑。长沙国为当时直属朝廷管理的一级行政区诸侯国,实行世袭制,自主性也就大于同时期的一个郡。大地名长沙(郡、国)之下的“湘乡”地区,未有“湘乡”名称之前,黎、苗、濮、蛮、越氏族名庶几亦即地名也。
湘乡新貌
二
名称来源
汉初,长沙由越人衡王吴芮控制,后改为长沙王。据《汉书·高帝纪》记载,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春诸侯上书刘邦称帝时开篇就是: “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 ......”史料记载刘邦调书中:“以长沙、豫章立番君芮为长沙王。”
1971年,在今长沙市东郊发掘的马王堆西汉墓,其第3号墓出土的一幅《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地图绘制的范围大致为:西起今广西全州、灌阳一线,东至今湖南新田一带,北抵新田、全州一线;其主区为深水(今潇水)流域和都庞岭。后汉改长沙郡,改湘南侯国,但仍属长沙郡。短暂的王莽新政(公元前45年~公元前23年)期间,长沙国改称填蛮。刘氏长沙国时期,中央加紧控制诸侯国,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13县,长沙国的自主权大大下降,与郡几无差异。
公元前7年,西汉哀帝刘欣即位。为巩固政权,于建平三年(公元前3年)将涟水流域赐给长沙王之子刘昌(又名湘昌),封为湘乡侯。自此,始有“湘乡”之名。由此推算,湘乡正式建立行政权侯国(县)制迄今有2020年之久(俟三眼井地下发掘竹木简册考古文物考古报告公布,或将建制上推)。至战国时代。在顾祖禹辑著的《读史方舆纪要》第八十卷(湖广之六)中,有长沙府湘乡县相关的记载,可以管窥古湘乡的古往之况。 “(长沙)府西南二百二十里,西至衡州府二百十五里,西南至宝庆府二百三十里。 (明代长度计量,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对湘乡别称“龙城”的记载有:“连道城。县西百六十里,汉,县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或曰故城,亦谓之龙城,唐初曾移湘乡县治龙城,即此寻还旧治。”由此,可以推测,原湘乡三十五都围城子,又名仙人城(今双峰县太平寺附近),正在县城之西,里数亦合,距龙山不远,涟水支流又经过这里,就是连道故城,即龙城旧址。
又一史料载:湘乡未置县前,地属湘南县(其县治在今湘潭花石镇一带,地域大致是今湘潭、湘乡、衡山、涟源、安化一线)。 “汉兴,置连道县,连道故城距县城(湘乡县)西北六十里。”东汉建武初年(25),析湘南县,置湘乡县,县治为湘乡城。南北朝时,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将连道县并入湘乡县,县治不变,连道故城则降格为湘乡西部的重要集镇。隋朝曾将湘乡并入衡山县。至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湘乡县,“徙治龙城,寻还旧址。”由此可见,连道故城即龙城。《水经注》曰: “涟水绕连道故城东下。故城在湘乡北六十里。”如此一来,现在的湘乡城址其实并不是旧时的“龙城”所在地。
但古代北人南渡,怀恋原籍名称,就有将新居地改成原籍名的。又有“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而赤假成真的。何况湘乡唐宋千年以来县城,街道遍铺卵石如鳞,主街似是龙身,支街似是龙足,势必美誉龙城,此说谭日峰、萧子璋等先耆早有著述说明。
湘乡县全境图
三
方志撷芳
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间,官修地理总志前后编辑过三部,即康熙《大清一统志》、乾隆《大清一统志》、 《嘉庆重修一统志》。值得一提的是,嘉庆十七年(1812)4月,仁宗帝下令重修《大清一统志》。此次重修经历30年,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才完成。全书共560卷,另加凡例、目录二卷。因为开编于嘉庆十七年,取材内容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为止。全书沿述于清朝开国之初,乾隆五十年以前的内容悉抄旧志,略有修改;其增辑部分,主要来源于中央各部、院、寺、监和各省的册籍。因此,《嘉庆重修一统志》比前两部《大清一统志》叙述的内容更加丰富,体例更为完整,考订也更精详。在《嘉庆重修一统志》第354卷中查找到一些涉及湘乡县的相关记载,且其内容显然要比《读史方舆志》更为细致、全面。 湘乡县沿革的记载引述如下:“(长沙)府西南二百十里,东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东至湘潭县界三十里,西至宝庆府邵阳县界一百七十里,南至衡州府衡山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宁乡县界四十里。东南至衡山县界一百里,西南至邵阳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南至湘潭县治一百里。西北至安化县界一百八十里。前汉置连道,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又分置湘乡县,属零陵郡。三国吴主孙亮时期改属衡阳郡。晋以两县俱属衡阳郡,宋省连道并入湘乡,齐、梁、陈因之。隋开皇九年(589)撤衡阳郡,将湘乡、湘西、衡山三县合并为衡山县,属潭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607),改潭州总管府为长沙郡。唐武德四年(621),析衡山复置湘乡县,五代及宋因之。元元贞初(1295),升为湘乡州,属天临路。明复为湘乡县,属长沙府,本朝因之。”由此可见,湘乡县正式始建于后汉时期,由连道城(今双峰县部分区域)析出,并于宋代反兼并之。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湘乡知县李玠重新编查都坊。将全县分成12个乡,乡以下划分都、坊,共计有44个都3个坊。由于旧时湘乡县域为“东西广二百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根据湘乡的面积人口等,又分首(下)、上、中里。首里习惯上称下十八里(都、坊),均由湘乡县令兼管,辖:迎恩一坊、悦来二坊、景庆三坊、东风一都、湘西二都、大育三都、风音四都、同风五都、莲花六都、兴仁七都、兴让八都、归德九都、潭台十都、白龙十一都、归厚十二都、南熏十三都、弦歌十四都、鹤山十五都。中里习惯上称中十六里,设永丰县丞署,由县丞管理,辖:宣风二十都、梓门二十一都、永丰二十二都、铜梁二十三都、荷塘二十四都、同德二十五都、乐郊二十六都、望春二十七都、瞻云二十八都、评事二十九都、和山三十都、尚义三十一都、黄山三十二都、常丰三十三都、新安三十四都、和安三十五都。上里习惯上称上十三里,设娄底巡检司,由巡检管理,辖:碧溪十六都、珍涟十七都、壶天十八都、胜岩十九都、锦石三十六都、丰乐三十七都、云下三十八都、延福三十九都、乐善四十都、清溪四十一都、纯化四十二都、崇信四十三都、敦行四十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2年,湘乡县属益阳地区,同时上里的三十六都、四十一都~四十四都,为今娄底市属的涟源市辖属。上里的三十七都~四十都,为今娄底市属的娄星区辖属。中里的二十都~三十五都,为今娄底市属双峰县辖属。首里的一~三坊和一~十五都以及上里的十六都~十九都,为今湘乡市辖属,11月改属邵阳地区,1965年7月,属湘潭专区。1968年,白田公社祝赞大队和大坪公社划归韶山区。1983年2月,国务院决定撤销地区改由湘潭市管辖,1986年9月12日,国务院批准改为湘乡市。1987年3月6日,湘乡举县同庆,湘乡市正式成立。2012年,龙洞镇靠韶山市的7个自然村和金石镇的2个自然村划归韶山。至此,李玠编写的湘乡县都坊行政区,三百多年后被分属于四市一县,即湘乡市、双峰县、涟源市、娄底市(娄星区)、韶山市。
湘乡市行政中心
来自:今古湘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