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转载来源于:内外连古通今

https://www.toutiao.com/a6658975075108127244/

一直怕读欧洲史的书,看到那些复杂的人名、地名就怕。

动不动就蹦出个亨利、爱德华、威廉、伊丽莎白……,一不小心就把历史读窜线了。还有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元老院的贵族们、中世纪乱成一锅粥一样的欧洲政权,远不如中国史脉络清晰,容易读。

只读中国史,不读欧洲史行不行?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

方了

原来我是这么认为的,最近又觉得不读点欧洲史不行了。

中国史的条条框框太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对于中国历史该如何讲述,学术界基本形成了一套认识,很多人讲来讲去也出不了条框,就像在游乐场开碰碰车,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是在一个小屋子里螺旋式打转。(强行翻案的文章,另说)

反倒是世界史颇能触发一些不一样的感觉。这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如果只是看自己家的事情,总觉得平淡无奇,看别人家的事情却能看得“津津有味”,换个视角去看历史,常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比如,现在许多人在担心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中国人口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扣除战争的影响,这种大规模的人口减少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许多人在担心人口减少后,会不会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忧心忡忡。

欧洲历史上其实有一个典型的“人口骤减”事件,在《企鹅欧洲史·中世纪盛期的欧洲》这本书里,就会告诉你在1347—1351 年的瘟疫(黑死病)中有多达2,500 万人殒命,之后瘟疫还连续暴发了好多次,而此前欧洲的总人口只有大约8,000 万。14世纪同时也是战争和内乱频仍的年代,是教会内部思想混乱和不断发生纷争的年代。当时的欧洲人觉得世界末日就要来了,人类社会没什么指望了,也偏偏是14世纪后,欧洲开始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兴起、工业革命……欧洲开始执掌世界发展的牛耳。

所以,人口减少到底是福是祸?真的不好一概而论

再比如,我们一直觉得背负着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恶名的德国,强大的集权政府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在一个集权政府的统治下,德国人民的日子一定不好过。但看看《企鹅欧洲史》你就会发现,没有的事!德国可是全世界最早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

俾斯麦号称“铁血宰相”,对外发动统一战争,对内镇压工人运动,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但也就是这个狠人,在国内大声疾呼,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满足工人阶级的合理愿望”。

于是,德国在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工人赔偿法》,1889年实行了《伤残和养老保险法》。这三个法律是现代世界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2)

俾斯麦是红还是黑?

当然,有些人会说俾斯麦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资本家、容克地主对于德国的统治,出发点是邪恶的。问题是:如果一个“邪恶的”出发点能带来德国人民福利的提升,给民众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应该支持,还是该反对?

历史上从不缺乏一些看起来有着“善良的”出发点,结果却让民众结结实实吃了一堆苦头的事。

一项国家政策,到底是结果更重要,还是初心更重要?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刚刚讲的两个例子,其实都是最近看《企鹅欧洲史》这套书的一点收获。

这个名字很诡异,乍一看还以为是企鹅写的欧洲史,或者是欧洲的企鹅史。后来一经查阅才发现,这书来头不小,是英语世界顶尖的出版公司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 Group)出手做的,召集了一大波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学家来编著欧洲史。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3)

《企鹅欧洲史》

(The Penguin History of Europe)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4)

我们为什么要读欧洲史?

那么为什么欧洲史值得我们格外关注呢?

我们今天所生活的这个现代世界,曾被欧洲创造、为欧洲所主宰。从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9年,欧洲历史步步展开,改变、撼动整个世界,也被世界改变和塑造。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5)

可以说,欧洲史是世界史中最重要、最跌宕、最具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硬核部分。纵观欧洲文明的整个发展,持续而流动——

它曾是文明的标尺,以古代希腊罗马立下文化之根,用信仰和理性塑造人类的精神世界;

它也被视为罪恶的渊薮,酝酿搅动世界的战争与冲突。依靠工业文明、帝国扩张,欧洲曾雄踞世界之巅,也在权力的竞逐中,将世界一度拖入黑暗的深渊。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如今这般格局的动摇、世界的动荡,在欧洲与世界交互演变的历史中,都有线索可循。

《企鹅欧洲史》五大必读理由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6)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7)

企鹅出版社是全球最大最著名的图书出版公司之一,以高品质的大众读物最为闻名,是广大爱书人士的出版社选择前几名。

而“企鹅欧洲史”系列,是企鹅兰登的镇社之宝

“企鹅欧洲史”系列是企鹅兰登出版集团集合欧洲史权威学者,历时10余年,为大众打造的一套全景欧洲史。十余年来打磨出一套书,足见其用心之深。

2004年,“企鹅欧洲史”系列的开篇作《中世纪盛期的欧洲》问世,被誉为这一出版界巨制的恢宏开篇。

自那以来的十几年中,“企鹅欧洲史”系列就备受期待,每有新作推出,无不大受赞赏。

它获得《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年度好书、《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历史书等多项赞誉。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8)

美国《新政治家》评论它是“当代出版界的巨制”;英国《星期日电讯报》说,它是“几十年未见的历史佳作”;美国《纽约时报》用“辉煌荣耀的历史著作”表达了敬意。

著名史学作家劳伦斯·里斯说:

“一百年后还会有人读的史学著作不多,这很可能是其中一部。”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9)

有人问,市场上讲欧洲史的内容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企鹅欧洲史》系列?

首先因为它足够完整。欧洲近四千年,形成、兴起、衰落、变革、分裂、融合,整个一段完整而详细的历史进程。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0)

这是罕见的,也很难得。关于欧洲史的书很多,但大多按不同时期分开讲。完整而高质量的欧洲史是没有的,因为完成它要耗费太多精力。

可是对于读者来说,分开的历史,总有种盲人摸象的既视感。

“企鹅欧洲史系列”,是为欧洲量身定做的一套“传记”。出版社耗费10多年之功打磨至今,全系列涵盖范围之广、作者功力之深、细节之考究,都是市面上所罕见的。

《金融时报》年度好书评价说:

“整整一个世纪的自由与压制、进步与暴政一览无余。”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1)

“企鹅欧洲史系列”的主编,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坎纳丁。为“企鹅欧洲史”系列执笔的是九位享誉世界的欧洲史学者。

他们分别任教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中多位还具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的身份。

怎么说呢,也许你不知道,但在史学界,这9位可是个顶个能打的宗师级别人物。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2)

他们以在各自领域深耕数十年的积累与见地,在历史学界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传达出对各段历史的权威认知,描画出欧洲近四千年演进历程背后的动力。

强强联手,遇强则更强。9位史学家用十余年精心编撰,一部《企鹅欧洲史》承载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3)

你是不是默默生出一个疑问:这么高大上的作者写出来的书,会不会很生涩?

并不。史家的责任与学养使他们书写的历史可靠、可信,而他们合力撰写的“企鹅欧洲史”系列,又是面向大众的写作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4)

他们摒弃了学术体例和学界行话,用闪烁着洞见的叙述,将历史的洪流与涓流、大小人物的境遇和事件的发端及余波编织到一起,连缀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全景图。

所以“企鹅欧洲史系列”是一套没有门槛的历史著作。

无论你是学生还是白领,你是商界精英还是职场达人,读者不需要学术背景,也能从学术共同体多年来研究、思辨的成果中获益;

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储备,就能直接进入历史,看欧洲如何改变世界,又被世界改变。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5)

这套书的中文版,拥有一副时尚又不失深沉的颜值。

它的帅不仅在于人群中亮眼的一瞥,它的帅,是需要读者静静去体会的内在吸引力。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6)

封面上,从1到9的阿拉伯数字把这一整套书连缀起来。固然,数字代表这一时期在四千年漫长进程中所处的位置,但这些数字不仅仅是表示时间先后的序号,更是窥见历史的窗口。

这个时期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从数字背后的深广世界里迫不及待地跃出,肌理分明的立体浮雕,呼应的是内里一打开书页,就能跳出纸面的鲜活历史

丛书名“企鹅欧洲史”和主书名烫金,体现集半世纪学界大成、经十余年打磨后,整套书精金般的品质。选用的金色打眼而不张扬,正像阅读这套书的感受:读时冲击力扑面而来,读罢悠长余韵久久不息。

除了颜值,编辑们对“企鹅欧洲史”的翻译质量也信心满满

为了对得起这么用心良苦的一套书,中文版编辑大大们请到了联合国资深高级译者,并反复无数遍的耐心研磨。他们坚信这套书的翻译品质经得起考验,也期待读者的反馈。

总之,这部巨著,用方方面面的实力,等着征服你。

一本极简欧洲史深度解析 难读难记的欧洲史不看行不行(17)

废话不多说了,你都看到这里了,相信你是对这套书有兴趣的。

其实,买书要兼顾“装B”“有料”两个属性。如果你买了一本书,不好意思摆上书架让人看到,那你买它岂不可惜?如果你买一本书,只是为了摆在书架,懒得拆封,岂不可惜?

最合适收藏的书,就是既有料又有面的书,还要成体系才好看。

比如《剑桥中国史》系列、陈寅恪的著作系列、钱穆的著作系列,一整套摆放在书架上,倍儿有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