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体操运动员邓琳琳先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蝉联金牌,成为了我国体操史上唯一一个两次获得奥运冠军的女子体操运动员。然而在获得奥运冠军之前,邓琳琳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运动员,由于她天赋不高,在训练上并不出众,所以教练也不看好她。那么她究竟靠什么夺得奥运冠军?她的现状又如何呢?

邓琳琳为啥要退役(邓琳琳天赋不高)(1)

邓琳琳是个标准的90后。1992年,邓琳琳出生于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一户普通人家。她的父亲邓杰古是一位体育爱好者,早年曾练过田径项目。但由于条件所困,未能成为一名国家运动员,这让他非常遗憾,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子女的身上。

不过,当时被寄予厚望的并不是邓琳琳,而是她的哥哥邓枭枭。

在邓琳琳5岁的时候,邓杰古由于生意所需,迁到了阜阳市区,随后他把邓枭枭送到体校去学体操。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人照管的邓琳琳便成了邓枭枭的小跟班,每天也跟着到体校去学体操。

大约过了半年时间,教练发现邓琳琳不仅模仿能力强,而且她比一般同龄的小孩更能吃苦。于是在教练的建议下,邓琳琳和哥哥一同进入了市体操队,正式开始了体操学习和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为了加强邓琳琳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一直让她和男孩们一起做高强度训练。艰苦的训练并没有吓倒邓琳琳,反而由于好强,她经常学了新动作,在大家训练完后,还自己单独留下来,再把新动作重复多做几十次。

邓琳琳自己也知道,她除了刻苦勤奋的优点,其他方面真不占优势。但她热爱体操,为了更优秀,她愿意沉下心来练习。

邓琳琳在体操训练中,由于成绩不够突出,所以总是做替补队员。比如在市体校学习的第二年,当时省运会在即,但市女子体操队却有一个队员临时受伤,不能参加团体赛,所以要赶紧替补一个新队员继续训练。机缘巧合下,邓琳琳得到了参加的机会。在比赛中,邓琳琳表现得十分出色,最终在团体赛中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而她也因此被省体操队选中,从那时起,她才正式开始了她的体操生涯。

在省体工队里,邓琳琳得到了更专业的训练,训练强度比之前有增无减,不管是空翻、后翻、还是挺身等各种动作,她都会不停地训练。

有一次,邓杰古到省体操队看望邓琳琳,发现邓琳琳的手由于频繁地训练,都不同程度地磨破了皮。看着女儿受了这么大的苦,邓杰古当时就心疼极了,一把就拉住邓琳琳,哽咽着说,咱别练了,咱回家。没想到邓琳琳却执意不肯,她连声说,求你了,就让我继续练吧。

邓琳琳为啥要退役(邓琳琳天赋不高)(2)

在省队里扎扎实实训练了4年,邓琳琳的基本功练得异乎寻常扎实。此外,对于高难度的动作,邓琳琳也都能完成得很漂亮。正是鉴于这两点,11岁的她幸运地被选进了国家队,师从熊景斌与张霞。

国家队里藏龙卧虎,邓琳琳初来乍到,一方面心理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国家队里的训练更加严苛,这让她一度不适应。在训练过程中也经常不能达到教练的要求,所以教练对她并不重视。甚至还因为她不能如期地完成必须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劝她干脆别练了。教练的话让邓琳琳忍不住哭起来。哭完,她抹抹眼泪又找到教练,请求继续训练,并保证一定把动作练好。

在教练看来,教一个邓琳琳等于教5个队员,特别累。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根据训练计划,每天像一般难度的动作,会让队员们做10个,如果难度高的就做3个。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其他人很容易完成的动作,到了邓琳琳这里总是卡壳,需要反复做好几遍才能通过。最让教练不满意的是,明明头天已经做过的动作,到了第二天,她仿佛又不会了。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邓琳琳挨得骂最多,哭的次数也最多。

但邓琳琳有个优点,那就是哭完接着练,还特别听话。教练让她怎么做就怎么做,从不耍小聪明。

不过,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教练又发现了邓琳琳一个优点,那就是特别会比赛。

邓琳琳由于年纪小,因此教练只让她参加过国内的体操比赛。

有一次,邓琳琳比赛归来,带队的一个舞蹈老师对她的教练说,千万不要小看了邓琳琳,她在赛场上非常出彩。她在平衡木上腾空的时候,小腿很有劲,身子也轻,腾空时特别高。教练由于没有去比赛现场,但对邓琳琳在平常的训练还是了如指掌,所以他几乎不敢相信舞蹈老师的话。但通过后期的观察,教练发现邓琳琳的心理素质很强,她在比赛现场反而冷静沉着,在比赛的过程中很有冲劲。

从那以后,教练开始有意识地训练邓琳琳,在他的特训下,邓琳琳的进步很快。

邓琳琳为啥要退役(邓琳琳天赋不高)(3)

2008年,邓琳琳终于得到了在国际比赛中亮相的机会。在体操世界杯卡塔尔分站赛上,邓琳琳首战告捷,轻松获得了1金1银1铜。随后,她又在体操世界杯俄罗斯分站赛上,获得自由体操和平衡木两项冠军。邓琳琳凭着在世界杯所取得的好成绩,拿到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资格。

当时,邓琳琳虽然已经16岁了,可是她的身高却只有1.37米,在整个女子体操队里都属于最矮的一个。不过由于个子小,邓琳琳反而在比赛的过程中更能很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性。再加上她爆发力很强,平时训练的时候,教练就特意按奥运比赛的规则进行训练。毕竟她在参加奥运会之前,只有过一次参加世界杯的经历。所以很多人对她不熟悉,也没有对她报夺金的希望。

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反而让邓琳琳能更加安心地进入比赛状态。最终她在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发挥稳定,帮助中国队夺得了团体金牌。而她也因此一鸣惊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奥运冠军。

随后,邓琳琳开始了她的人生夺冠时刻。她在之后的3年里,先后在全运会、世界体操锦标赛及亚运会上,不断收获金牌。眼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不久后召开的奥运会上,她一定能再夺金牌。

可是在2011年的时候,邓琳琳就发现随着身体发育,她的状态开始下滑。有的高难度动作做起来不能像从前那样轻松。好在她有很顽强的毅力和自控力,所以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时,她还是夺得了平衡木冠军,从而成为了体操史上第一个蝉联奥运冠军的运动员。

随后,邓琳琳宣布退役,成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专业的一名本科生。

进入北大后,邓琳琳才发现,读书远比训练更辛苦。训练只要每天按教练的要求完成,不用考虑其他。可是读书却要完成各种作业,同时还要学会和同学交往。

刚开始,邓琳琳什么都不会,她感到非常焦虑。特别是作业,她总是写几句就写不下去了。很多时候她都非常沮丧。有一次她去看望教练的时候,还叹息道,她什么都不会,感觉之前的训练,对她现在的生活没有一点作用。

不过,说归说,邓琳琳毕竟是运动员出身,有着不认输的精神,所以她在之后的学习中,什么也不想,就一门心思学习。特别是英语,她更是从零开始学起,那时候,她哪怕走在路上,也总是在默默记单词。

在大学4年的时光里,邓琳琳虽然比其他同学起点低,可是她却是最努力的一个。所以她不仅顺利地取得了本科学历,而且还顺便考了一个体操国际裁判的认证。

由于对体操的热爱,邓琳琳在毕业后没有选择就业,而是到山东省体育局实习,并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邓琳琳在安徽省体育局体操中心工作。

如今,邓琳琳对她能继续从事体育事业非常满意。她曾对记者表示,她愿意把她有限的人生投入到体育事业中,为国家体育发光发热。显然,邓琳琳的愿望已然实现,祝福她在以后的人生中,不仅能在体育事业上做出成绩,在她的个人生活中,也活得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