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门、堂屋门两侧都挂上大个儿的萝卜灯,映得人心里亮亮堂堂。吃了香喷喷、热乎乎的萝卜面疙瘩汤,我们温暖又熨帖。母亲说:“吃了萝卜灯,眼亮心明,一年不害病!”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画(正月十五萝卜灯)(1)

元宵节前夕,月上柳梢头,我和爱人到古城御街看花灯。但见玉树琼枝上、琉璃瓦檐下、广场展台中,挂满了琳琅满目的灯笼,就像京剧名段《报灯名》里唱的:“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封相灯……”五花八门的灯笼流光溢彩,争奇斗艳,真乃“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把古城辉映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

这不由让我想起小时候做灯放灯的情景。早年间,乡村的正月十五没有现在这样红火热闹,那时也是家家挂红灯,可那年月物质匮乏,生活拮据,庄户人家多是自己做灯;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人家会早早买了彩纸,削了竹篾,制作大红灯笼,或者捏面灯、蒸面灯;也有的人家别出心裁,用寻常物儿做土灯,给火红的年景增添一份喜气,表达对新春对新生活的憧憬和祝愿。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画(正月十五萝卜灯)(2)

配图来自网络,下同

那时,我们家做的是做萝卜灯。做灯称作“割灯”,乡谚有“割三不割四”之说,意思是要在正月十三日做灯,不能在十四做,据说十四那天做不吉利。母亲和我们兄妹把过年时剩下的红萝卜、青萝卜、胡萝卜,从土窖里采挖出来,挑选长圆、周正的,洗净控干水,用刀切成几段,每一段掏挖出灯窝,心灵手巧的母亲甚至要在周边雕出花花来。母亲还用整个大红萝卜做几盏红灯笼,预备着挂在我家大门两侧。

到了十五晚上,开始点灯、放灯。那时买不到蜡烛,都是用豆油做燃料。母亲先用棉花捻成灯芯,加油点灯要请家里男性年长者来完成。我家原是由爷爷倒油,爷爷去世后都是我父亲加油插灯芯。父亲念念有词:“萝卜灯分外明,各路神仙到家门!”然后一个个点燃灯芯。萝卜灯依次明晃晃亮起来,院门、堂屋门两侧都挂上了大个儿的萝卜灯,映得人心里亮亮堂堂。我们小孩子拍着手,咿咿呀呀唱起来:“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红灯挂在大门外,平安吉祥福气来!”

萝卜灯的妙处在于能营造出不同的光晕,别有一番韵味。红萝卜灯的光是水红水红的,青萝卜灯是青绿之中透着红润,而胡萝卜灯则是黄莹莹的。小小的萝卜灯要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寄寓不同的心愿。摆在灶台上的,用来敬奉灶神,寓意连年有余、祥和平安;摆在猪圈牛栏、鸡窝鸭舍上的,是祝愿牛羊满圈、六畜兴旺;放在仓囤粮缸上的,是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放在院子里的压水井井台上、大门外的茅厕旁,也都有很多讲究……记得有一年放灯时,一旁的小弟小妹嬉笑打闹,母亲一脸严肃地呵斥,说是对各路神仙大不敬,不许胡言乱语闹哄哄,惊得小弟小妹吐吐舌头噤了声。

家里院外放好灯,母亲还带着我们到村口、到白马河渡口放灯。我不明白,问她这些偏僻之地为什么也要放,母亲喃喃道:“这些灯是送给出门在外的人,留给另一世界的人照亮,他们也要回家呀!不论路途多远,不论月黑风高,有了这盏灯,他们就不会迷路,都能平安回家!”她又摩挲一下我的头,动情地说:“再说,以后你们也会长大,像小鸟出飞了,有了萝卜灯照亮,你们就不会忘记回家的路,就会顺顺利利回到妈的跟前……”说完这些,母亲用那双粗糙的大手遮灯,小心翼翼地把萝卜灯一盏盏送出去。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画(正月十五萝卜灯)(3)

正月十五放灯,正月十六还要“收灯”。灯收回家,还要“照灯”。孩子们端着闪闪烁烁的萝卜灯,这儿照照、那儿晃晃,角角落落都要照一遍,以驱除阴气、邪气和晦气。照照墙角旮旯:“大公鸡,昂首鸣,蝎子蚰蜒死干净!”照照米缸粮囤:“青龙、白龙,照照粮食,四季不长虫!”照完房里院里,还要照照人,以驱瘟辟邪,祈愿安康吉祥。给爷爷、奶奶照照灯:“照照牙,一年牙不疼!”“照照眼,常年不害眼!”给小孩子自己也照照:“照照耳朵,不生耳朵底子!”“照照腚,不生病!”

收回的萝卜灯也不能糟蹋了,母亲会洗净切成细条,加了油盐葱姜,做一锅香喷喷、热乎乎的萝卜面疙瘩汤,我们滋滋润润吃下肚,温暖熨帖着呢!母亲说:“吃了萝卜灯,眼亮心明,一年不害病!”(原文刊登于2023年2月2日粮油市场报四版)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画(正月十五萝卜灯)(4)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画(正月十五萝卜灯)(5)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编辑丨从申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画(正月十五萝卜灯)(6)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画(正月十五萝卜灯)(7)

正月十五夜灯古诗画(正月十五萝卜灯)(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