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荣)当下,一些学者常将走西口与闯关东和下南洋相提并论,被列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移民潮 移民一词,简单地理解,就是由原居住地迁往他处定居《辞海》解释说:1,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2,较大数量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对于移民,山西人并不陌生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大槐树移民,都是山西的居民,迁往全国各地重建家园人们总认为走西口和移民不一样,走西口是一种务工活动,而移民是人口迁移笼统地将走西口称为移民,至少不能反映历史原貌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闯关东和走西口有啥不同?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闯关东和走西口有啥不同(走西口与闯关东和下南洋的异同)

闯关东和走西口有啥不同

(陈秉荣)

当下,一些学者常将走西口与闯关东和下南洋相提并论,被列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移民潮。 移民一词,简单地理解,就是由原居住地迁往他处定居。《辞海》解释说:1,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2,较大数量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对于移民,山西人并不陌生。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大槐树移民,都是山西的居民,迁往全国各地重建家园。人们总认为走西口和移民不一样,走西口是一种务工活动,而移民是人口迁移。笼统地将走西口称为移民,至少不能反映历史原貌。

闯关东

闯关东,指的是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一段历史时期间,山海关以内的老百姓(主要是山东人)到山海关以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定居谋生。 清朝入关,严禁汉人进入“龙兴之地”,长期对关东实行封闭政策。 咸丰五年(1855),一场罕见的水灾袭击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不顾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关东地区,此为闯关东的来历。 咸丰十年(1860),朝廷开放禁令,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经济。 光绪二十三年(1897),彻底开放,大量山东人移居关东地区,人数超过1830万,约占关东总人数3700万的一半。

下南洋

下南洋,指的是福建、广东等地的沿海居民移居南洋诸岛(今东南亚一带)谋生。 早在郑和下西洋前后,中国沿海地区的老百姓就开始了小规模的下南洋之旅。 大规模的下南洋活动始于明朝中叶,至1955年结束。 下南洋活动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从咸丰十年(1860)至20世纪初为第一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列强来南洋抢占殖民地,进行土地开发。彼时南洋土地辽阔,人烟稀少,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不得不来华招工,并许诺优厚待遇,对民不聊生的东南沿海居民极具吸引力。为了养家糊口,纷纷移民前往,卖苦力,当劳工,俗称“卖猪仔”。民国元年(1912),这种苦力贸易结束。 从20世纪初至1955年为第二阶段。下南洋者以自由劳工身份从事商业、手工业、农业劳动。 截至1955年,分布在东南亚的华侨分别是:印度尼西亚约1000万,马来西亚约600万,泰国约2000万,新加坡约375万。 闯关东是国内移民,下南洋是移民国外。不论是国内移民,还是移民国外,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原居住地迁移到异地定居,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走西口 关于走西口,本质上是一种打工活动。如果从移民角度去考虑,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康、雍、乾三朝为第一个历史阶段。在这100年内,只是季节性打工,没有留居现象,因此谈不上移民。 嘉庆以后为第二阶段,留居者日渐增多,“雁行”者坚持始终。 “康熙开边”拉开了走西口的序幕,允许汉人到“口外”垦殖,但对汉人的管制还是非常严格的。 1,出口的人,必须从指定的长城隘口通过,其它隘口是禁止通行的。 2,清政府在黄河上设“渡口衙门”,渡船上配备“武士水手”和“巡察官员”,严格盘查过渡人员。 3,理藩部派出员外郎,在“禁留地”口界设“部郎衙门”,审察登记过境人员,除验看证件外,还要收取过境费。 4,清政府还规定,汉族边民出边种地,不准留居,必须春出秋归,称为“雁行”,也称“跑青牛犋”。由于不准盖房子落户,只能伙盘营居,称作“宿伙盘”。伙盘,就是大伙房。 每到秋收后,“部郎衙门”要派人到汉人垦殖地区核兑人数,查看有无藏匿不归的汉人。一经发现,勒令他们迅速离开蒙地,返回故里。 “口里”的各级衙门,也要经常掌握汉民在“口外”的人数。如《准蒙档》002册记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八月二十五日,河曲知县衙门来文,催准旗速报境内务农的汉民,以备汇总呈报太原府兵备道、神木部郎、保德州官。” 由于限制严格,康、雍、乾三朝,走西口的汉民只能是季节性务工,像大雁一样春出秋回,没有人在蒙古定居。 嘉庆以后,出口种地的人越来越多,有一些人以“短租地”和“永租地”形式,逐步获得土地的经营权,这种春出秋归生产模式,不便于经营土地,于是有些人便偷偷盖了房子,住了下来。 《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嘉庆二十年(1815),仁宗皇帝说过,“近年蒙古,渐染汉人习气,竟有建造房屋、演小戏、听小曲之事。此已失其旧俗,玆又留邪俗,尤属非事。” 以后定居蒙古的逐渐增多,但没有形成规模,春出秋归仍是主流形式。 大规模的移民是晚近的事,走西口已经历了近200年,与政府的鼓励移民是分不开的。 1,“贻谷放垦” 光绪二十六年(1900),因义和团运动在北方掀起高潮,清政府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逃到西安。第二年即辛丑年(1901)九月,清政府与11国签订了屈辱性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合计白银4.5亿两,史称“庚子赔款”。清政府财政枯竭,入不敷出,便将危机转嫁给人民群众。采取由官方放垦蒙荒的办法,收取“押荒银”充实国库。由原来的封禁蒙荒变为大量开垦蒙荒;由原来的蒙古王公私自放垦变为国家公开放垦。清政府任命兵部左侍郎贻谷为“钦命督办蒙旗垦务大臣”,全权督办垦务。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始,在蒙地放垦6年,放垦土地数万顷,为清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这就是历史上的“贻谷放垦”。 大规模的放垦蒙荒,鼓励汉民认租开垦,大量的陕西、山西、河北人涌入并定居下来,朝廷也不再过问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贻谷被弹劾治罪,但内蒙西部地区的放垦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2,“移民实边”。 1932年,绥远省主席傅作义提出“移民实边”政策,由政府出面组织,将内地居民迁移到西北地区,并给予优厚待遇,扶持和鼓励口里的人到口外安家落户。 真正的移民高潮也就是这30年间的事。 虽然有不少走西口的人在西口外安家落户,但仍有大部分人,特别是甘草行的人,还是“雁行”客,一直坚持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