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天幕红尘》后里面的情节总是盘旋脑海!时不时想起方迪,想起戴梦妍还有叶子农。他们的傻,他们的选择,他们的不悔。有点朦胧地开悟—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能轻易说出来的爱大概也在斤两上打了折扣。

愿自己阅尽世事(才发现自己不懂爱)(1)

一见钟情,这个词语,从来都是带点怀疑和羡慕意味的词。怀疑是出于,几率性的大小,这大概就像大海捞针那般可能性。羡慕是出于,这种几率终究不能排除还是有,只是更希望的是双向奔赴,而不是方迪苦涩无边的单相思。

方迪是个才华横溢的赴美留学生,出生军人世家,爷爷是中国解放军中将,父亲是少将。在军区大院成长出来的女孩子,大院把“比”的风气发扬光大了,比谁家的孩子有本事,比漂亮,比才艺…所以大院出来的孩子能别能吃苦。19岁就读纽约圣尼耶尔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读完新闻学硕士又报考圣尼耶尔大学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家世达贵,独立自信,知性聪慧,这样一个女孩子是大部分人都羡慕的人生赢家。却遇见命中的劫数——叶子农。就那么平淡,那么奇怪,一次见面,连话都没有说几句,就爱上了,还是刻骨铭心的爱!

愿自己阅尽世事(才发现自己不懂爱)(2)

女人只会爱上能够让她崇拜的人。叶子农是本书男主人公,评价一个人优秀,往往都说他是个人才,再多就是天才,叶子农就是另外一种异类—鬼才。小说描述的人物画像大概在我脑中勾出这样的——长相一般,穿着邋遢,油腻还不懂女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中年男屌丝。就这样的一个人,第一次见面就把方迪的魂都勾走了。

叶子农为什么说他是个鬼才呢?他在小说里面的出场确实称得上平地里出惊雷。说出的见路不走这几个字,本就让人觉得思维惊奇。一直被罗家明当做座右铭来研习,但终究不得要领。他怀揣着执念,走入了死胡同,万贯家财被自己耗尽后饮弹自尽,只留给家人一身债务。

当初叶子农借了富豪罗家明5万元当做本钱承诺一年内还回去50万,罗家明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气魄,给了他5万元也没有想他会还回来,结果一年没到他真的带回了50万。罗家明对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问他总共赚了好多钱,他说200万。之后罗家明说不要50万,希望他和自己一起共事,叶子农却说,他要去德国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罗家明说,那就给他留下一句话,叶子农告诉他—见路不走

愿自己阅尽世事(才发现自己不懂爱)(3)

叶子农出生在北京军区机关单位,父亲母亲都是直接或间接在文革时期为政治牺牲的。他长大后致力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搞明白父亲母亲至死都忠诚的那个信仰到底是什么。为了直接阅读原著刻苦学习英语,德语。考进黄埔政法大学,两年后退学,后来又考进六祖佛学院,两年后退学。开过汽车修理厂,用价格双轨制倒卖紧缺物资。考察过红军长征路线,1988年之后一直侨居柏林,方便研究共产主义运动变化。预见到柏林墙会倒塌,去等待亲眼目睹。叶子农的背调,分析结果1、就是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2、有点懒散,不务正业。

叶子农沉迷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在看来觉得不可思议,居然有这种人存在。毕竟见惯了浮躁,欲望,这种坚持让人觉得很傻很蠢。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并且坚定自己的信仰,实践到最后以命相抵来完成对自己信仰的追逐。从这个宿命论来说,他和父母亲都是一样的为了自己的信仰,甘受任何的命运。他告诉老九:“我做了我想做的,我就受我该受的。”乔治总裁评价他:“他不是立场的,就是唯心的。”他尊重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正所谓无欲则刚。

因为好心出手帮助罗家明一家人渡过债务危机,反被有心人盯上了。他和乔治总裁第一次见面,就是一次巅峰的高手对决。对决还没有开始他就赢了,因为他就是个没有立场的人,是唯心的人。他不会为了立场去讨好别人。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作为事件当场翻译的方迪见证了这个对决的全过程,更是被叶子农深深吸引,她知道这个人的所有背景,即使后面知道他被戴梦妍强留在柏林,她对叶子农的爱也没有变过,方迪暗自为将来打算,处处留心叶子农的处境,担心他遭遇不测。

愿自己阅尽世事(才发现自己不懂爱)(4)

戴梦妍是当红明星。娱乐圈是社会最大的名利场,她见多了为了名利而奔忙的人性,偶一见到叶子农这种淡薄名利的出世高人,自然会对他倾心。但是两个人思维高度不在一个层次,叶子农想要的,是平淡的与世无争的日子,他更像佛家的那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钱对于他来说就是个数字,只要够用就可以,没有的时候出手就可以挣够自己一辈子用的钱,平时也没有什么富人的嗜好,就爱寻点美食,其他时候他就潜心研究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一个人戴梦妍一辈子也读不透,人有时候就是羡慕向往自己身上没有的品质,爱上一个人也许就是因为他拥有的是自己可望不可及的。

叶子农因为坚信马克思主义被国际上极端组织枪杀。戴梦妍绝望的时候想到了随着叶子农一起去。方迪,为自己建造了一座空坟,墓碑上仅雕刻上方迪二字,她把叶子农身前有关的所有物品都埋在了坟中。这是她的心坟。她说:“我们只见过一面,我没资格对你做什么,可你知道女人还特爱把自己当回事,好在你也不在意这些,那就这样了。我不是个迷信的人,可心里的牵挂总得有个寄托吧,我就是放心不下你老在外面飘荡,总有个刮风下雨的时候吧,你要是不嫌弃呢,碰到刮风下雨就进来躲躲,累了就来歇歇脚,我把心放在这儿了,你什么时候来我都陪你。戴小姐的事张主任批评你了,说你没处理好,事情没搞扎实就跑出来了,我觉得批评得对。我挺佩服戴小姐的,豁得出去,是个有血性的女人都会那样。”

在坟前她抽着烟,默默流着泪,她心里忍不住呢喃:臭小子,爱死你了!受不了你,真的受不了你……

愿自己阅尽世事(才发现自己不懂爱)(5)

懂你的人,不一定是你身边的人有缘的人一次见面就能懂你但是两个人在一起仅仅有缘不够,还要受很多世俗的东西羁绊。方迪一直都知道戴梦妍和叶子农不会有结局,所以她也一直没有不理智去打扰二人,只是在一边默默关注叶子农。在合适的时候,她会选择出现在叶子农身边,从容安静得陪他站在一起。

方迪和父亲的一次谈话就说道:“叶子农是野生植物,插到盆景里他还是他吗?他都不是叶子农了梦姐还要他干吗?野生植物无所谓雅俗,插到盆景里可就雅俗一身了,叶子农能自在吗”

方父说:“你年纪不大,心计可不小啊。”

方迪说:“这怎么能叫心计呢,这叫实事求是。他们的关系本来就是一个悖论,我只是看到了这一点。我要有心计,能让张志诚看出来”

方父问:“你要做什么准备”

方迪说:“叶子农又馋又懒又邋遢,不求上进,还无组织无纪律。咱们家呢,又是军又是官,讲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们谁也受不了谁。我跟他之间隔着这条河,我只能从这个家独立出来成为我自己,跟他才有可能,而老九禅面就是能让我独立出来的桥。九哥是个好人,我对他隐瞒了这个动机,我也常谴责自己,觉得我是个坏女人。”

方父问:“如果这个九哥没跟你合作呢”

方迪说:“那我就按老九禅面的思路自己单干了,一样要从家里独立出来。至于接近叶子农,有没有九哥都没关系,您是男的不懂这个。女人想接近一个男人,办法太多了,100个偶然相遇都想得出来。”

方父问:“醉酒是怎么回事”

方迪说:“难受呗,不麻醉一下我会疯的。”

方父的眼神里掠过一丝触动,起身去给女儿倒了一杯水。

方迪喝了一水,说:“叶子农哪怕只有一分危险,我也会有一百分的担心这种感觉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九哥的意思我明白,我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叶子农回北京怎么也比待在巴黎安全,也许从此就跟戴梦岩分开了。但是……我做不到,我不能想象做了那种事将来还能面对他,这跟向九哥隐瞒动机是不一样的,那是女人起码的羞涩和自尊。”

方父说:“只是为了一种可能,这理智吗?为个男人就要从这个家独立出来,这话要让你妈听见,那还不跟点了炸药包一样。你妈为你没少托媒人,她的标准你是知道的。”

方迪说:“我是找男人,这种事强求不来的。嫁人不就是嫁个男人嘛,那就是我认为的男人,我就稀罕他那样的。”

方父思忖了一下,说:“嗯……我先跟你妈谈谈,先透个气七”

方迪说:“我妈不是讲政治嘛,那您跟她说,叶子农对我的影响比她对我说教了那么多年管用,她是读社论,人家那是来真的,让你触灵魂,所以,就别在政治上挑刺儿了。”

方父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根据张主任提供的资料,你跟叶子农只见过一次:你不能因为怕你妈反对就刻意拔高一个人:还是要实事求是嘛。”方迪说:“那没见过马克思的就不革命了?”

方父说:“你看看你这是什么态度”

方迪说:“唉,难怪叶子农不招人待见,他一张嘴就这德行。”

愿自己阅尽世事(才发现自己不懂爱)(6)

许多人的一生,混混沌沌一辈子。醒着也是梦,梦了也是空。婚姻中的人性最不经推敲,所以小说里面的爱情,让人向往,那些人性的光辉让灵魂都发光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