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眼中,“癌症”就是一个不治之症,相比很多人都会设想过,要是自己哪一天患上癌症,就停止忙碌的生活,爽快的把老板“炒鱿鱼”,把存款都用来做自己一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免得家人担心就瞒着家人,然后自己潇潇洒洒的过剩下的“三个月”。

肺癌晚期为什么抗癌成功了(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1)

一旦发现癌症就是晚期,那就不需要再抱有希望了吗?

凌志军,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他的故事告诉你:不是!

从肺癌晚期到肿瘤小时,凌志军在中间都做了什么?

2007年,当凌志军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的时候,医生也是很委婉地告诉他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这其实就是一份无情的“死亡通知书”,这件事对于凌志军一个常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一时也是接受不了的,谁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患癌,但是凌志军的求生意识非常的强烈,就算是一只脚已将跨进鬼门关,那也要告诉自己,一定要活下来!

然后他经历了外科手术,切除了肿瘤,但是并没有接受化疗,也不相信什么“抗癌神药”,只相信自己,然后用自己的一套方法,活过了医生口中的“三个月”,5年时间,当他再次复查的时候,肺部病灶已经完全消失,抗癌成功,他重回生了。

抗癌成功的凌志军,抗癌经验告诉你

他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肺部肿瘤的切除手术,手术后,自己查阅了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法。

他先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通过运动,例如简单地走路,每天行走5公里,从来没有中间过。每天的运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还让自己多多接触到阳光,本来是小麦肤后来因为运动然后都变成古铜色,因为这是他方法之一“日光浴”夏天就游泳,冬天就滑雪,让自己的身体一直处于“动”的状态。

每天并没有生活在对于疾病的恐惧、紧张之中,他努力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把自己当一个正常健康的人,经常深呼吸,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凌志军觉得,一个好心情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很大影响的,只有愉快放松积极的心态,才会觉得生命原来如此的值得探索。

所以癌症并没有影响到他家庭的氛围,经常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做一下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绘画、摄影,爱好很多,每天都有丰富的生活,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他也相信亲情、爱情、友情会攻克癌症的。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地注重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吃、喝、拉、撒、睡。提高免疫力,他并没有都是靠运动,他还改变了自己原先的饮食,然后增加粗粮的摄入,很少吃肉,每天还会喝2400毫升左右的水,提高自己的新陈代谢,早睡早起,让自己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也会搜索一些有利于提高免疫力的药。2012年,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肺部的肿瘤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医生都为之震惊。

凌志军认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其实是一种慢性病

就算发现癌症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但是只要有适当的治疗办法,你就可以与癌症共存。

肺癌晚期为什么抗癌成功了(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2)

国家癌症中心有研究显示,中国现在在全球无论是肿瘤病发率,还是死亡率都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认为癌症是有三个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一预防、三分之一早期检查治愈、三分之一晚期检查治疗。就算是患有癌症,寿命不仅仅会“三个月”,是可以延长的。为了减少癌症对身体的伤害,积极防癌才是重中之重。

远离癌症,就要做好10件事,你能做到几件

1. 控制体重在健康的范围,避免过胖过瘦。

2. 积极锻炼,避免久坐,养成习惯。

3. 多吃果蔬,谷物豆类食品。

4. 避免吃高脂肪、高热量的加工食品,比如西式快餐。

5. 避免加工的肉类食品,还有红肉。

6. 少喝含糖饮料,可以选择白开水、无糖饮料。

7. 最好滴酒不沾

8. 不接触保健食品,想要抗癌通过饮食还有运动就可以

9. 母乳喂养,对于宝宝预防癌症有帮助。

10. 定期体检,一年一次,特殊人群,一年两次,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

要是做体检或者癌症筛查,不同年龄段,虽然都有肿瘤发生的几率,但是发病几率是不一样的,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年龄还有身体状况做相应的癌症筛查。

肺癌晚期为什么抗癌成功了(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3)

不同年龄段,该做什么筛查?

20岁后:有性生活的话,建议宫颈hpv、细胞学检查,然后筛查宫颈癌。

30岁后:女性开始进入更年期,每个月都要检查自己的乳房是否异常,男性要检查肝脏

40岁后:有抽烟习惯建议低剂量的螺旋ct筛查肺癌。还有做胃镜、幽门螺旋菌检查等筛查胃癌。

50岁后:家里有患癌病史,或者肠道有息肉结节等,做肠镜,还有前列腺癌的筛查、

肺癌晚期为什么抗癌成功了(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4)

综上所述,面对癌症我们可以预防,但是不要带有恐惧紧张的心理,癌症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参考文献:

1. 《死神面前,他已带癌生存17年》——南方pius客户端

2.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平均每分钟7人确诊患癌 4人死亡 肺癌居首》——央视新闻 2018-04-07

3. 《癌症可以被预防,这10大锦囊请收好》——新华网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