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政治家、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祖父,被西晋遵为宣皇帝。魏明帝曹睿去世时,司马懿由于功高权重,所以受到了曹氏宗族的大力排挤,失去了手中的权力。司马懿以韬晦之策麻痹对手,最终出其不意地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

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爽的(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1)

司马懿出身于汉末的豪门望族河内司马家,他少年时聪慧过人,有远大的抱负,时人称赞他“有非常之器”。建安十三年(208),司马懿应曹操的征辟出仕为官,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司马懿小心谨慎、勤恳任职,赢得了曹操的信任,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辅佐王太子曹丕。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司马懿被封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向乡侯,成为了曹魏政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曹丕率军出征吴、蜀的时候,往往留司马懿坐镇许昌,全权负责国内的大小事务。

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爽的(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2)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危,他以司马懿、曹真、陈群等人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魏明帝曹睿。在曹睿秉政期间,司马懿率军平定了辽东公孙渊、新城太守孟达的叛乱,还多次击退了吴、蜀两国的进攻,由抚军大将军又升为大将军、太尉,成为了魏国职务最高的军事将领。

魏明帝去世前,又遗命司马懿与曹爽共同辅佐齐王曹芳。曹爽是已故的大司马曹真的儿子,论起辈分关系算是司马懿子侄一辈。然而此时的司马懿掌握全国兵权,食邑万户,子弟为列侯者11人,已经成了朝廷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不论是为了独揽大权,还是为了维护曹氏的统治,曹爽都必须对司马懿采取防范措施。

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爽的(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3)

曹爽先给曹芳上表称司马懿劳苦功高,应该升迁他为太傅。太傅虽然比太尉更加尊荣,但没有实权,这一明升暗降的计策光明正大地夺走了司马懿的兵权。

接着,曹爽又任命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又提拔党羽何晏、李胜、丁谧等人入朝为官,大肆排挤司马氏在朝中的势力。面对曹爽的全面打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不但对曹爽听之任之,还主动表示自己年老体衰,应当在家休养,不会再过问政事。

曹爽听说司马懿重病在身,非常高兴,正好他的心腹李胜要出任荆州刺史,就让李胜以辞行的名义去司马懿府上察看一番。李胜来到司马懿府第的内堂后,发现这位老态龙钟的太傅已经卧病在床,连喝粥都得靠婢女喂食,从他嘴角流出的粥将前胸的衣服都打湿了。

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爽的(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4)

司马懿抬头看见了李胜,就让婢女将自己扶起,对李胜说:“李大人来了,快请坐吧。”李胜连忙客气地说道:“太傅不必客气,听说您最近身体不适,而我即将赶往荆州刺史的任上,因此特地来向您辞行。”司马懿故意装作没听清楚,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已经病入膏肓,死亡就在旦夕之间。您要去遥远的并州当刺史,恐怕我们不会再见面了,请您帮我照看下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吧!”

李胜以为司马懿真的耳背到了如此程度,就压下心中的喜悦,大声说道:“是荆州刺史,不是并州!”司舅懿点头笑着说:“噢,您不是去并州,是从并州来的?”李胜耐心地说:“是南边的荆州。”司马懿故意叹息了一声,然后对李胜说:“我实在是老糊涂了,不能领会您的意思。如今您要回荆州任职,一定要好好做事,建立功勋。”

说罢,司马懿装作力乏的样子,躺倒在了床上。李胜也趁机告辞而去。回到曹爽的身边后,李胜向曹爽报告说:“司马大人形神已散,行将就木,已经不足为虑了。”于是曹爽彻底放松了警惕。

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爽的(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5)

正始十年(249),曹爽陪同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马懿带领着家中的3000死士发动兵变,一举控制了洛阳。懦弱无能的曹爽不敢和司马懿对抗,只好投降,最终被司马懿所杀,魏国军政大权彻底落到了司马氏的手中,曹操一心打下的江山最终也被司马氏所代替。关注小编“日月晨云”,为您呈现更多精彩历史。

参考《晋书·宣帝本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