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牌13型自行车在选型设计时不仅参照对比了目前国际上名牌自行车,还结合我国民族特点,具有民族风格,外观美观大方,体现了车辆本身自重轻、骑行轻快舒适和强度牢的特点。”

“永久牌51型自行车问世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专门考虑到农民兄弟的需要进行技术攻关,载重量达到170公斤,被称为‘不吃草的小毛驴’。之后,全国邮政系统也把它作为邮递员以车代步传递信件的专用车。”

由老永久员工自己采写、自行编辑的《永久故事》近日在上海书城“上海故事”读书会举行首发式。和新书一起来到现场的,还有永久13型自行车、51型载重车、亚运会赛车及新品种车,收藏家收藏的各时期永久自行车头牌商标、自行车购车券等珍贵物件。

永久牌自行车历史发展过程的资料(一辆永久牌13型自行车一票难求)(1)

永久牌自行车历史发展过程的资料(一辆永久牌13型自行车一票难求)(2)

自行车对于一代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上世纪八十年代,谁拥有一部永久牌13型自行车,相当于现在拥有一辆高档轿车,相当“扎台型”。“三大件”、一票难求、二八大杠……这些标签和自行车一起,见证着百姓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

上海自行车厂的前身是1940年日商创办的昌和制作所。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年8月,诞生了“永久牌自行车”,翻开了中国自行车工业史的崭新一页。很长一段时间里,永久牌成为对外介绍上海的一张名片,特别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永久自行车还成为上海市政府向各省市调剂紧俏短缺物资如煤炭(保证城市发电)、农产品等的紧俏商品。

永久牌自行车历史发展过程的资料(一辆永久牌13型自行车一票难求)(3)

永久牌自行车的历史是新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在行业技术领域里开创先河的历史。《永久故事》第一篇章《行业之巅》揭秘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旧闻,如永久13型自行车当年获国家轻工业最高奖项时,全厂职工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技术科长捧奖而归,却不知评奖的曲折过程;又如两粒药片换来一个国家科研奖、研制可控气氛热处理自动炉、自行车行业首台高频焊管机的诞生、30型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以纸代木的自行车包装改革等,再现了永久人在材料革命、工艺革新、技术改造、科技攻关过程中敢为人先的工匠精神。第五篇章《岁月留痕》中,无论是甲肝爆发时厂医务人员奋战疫情、参与浦东开发筹建助动车厂、援建古巴自行车厂、进行辆车工资包干改革等大事件,还是因为缺了一张永久13型自行车票拍不成结婚照等小故事,读来都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令人感慨万千。

永久牌自行车历史发展过程的资料(一辆永久牌13型自行车一票难求)(4)

《永久故事》有35位执笔者,他们都非专业作家,且年龄有一半在70岁以上,但作为某一阶段永久创业发展改革历史时期的亲历者,他们以自己熟悉了解的人物和经历为切入口,将火红年代里各具特色的片段描绘得生动有趣、富有可读性。

永久牌自行车历史发展过程的资料(一辆永久牌13型自行车一票难求)(5)

“我们编辑出版《永久故事》的初衷是写给永久人看的。随着故事创作不断积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年轻读者也来公众号里阅读永久故事,撰写有关永久的新故事。”作为《永久故事》的发起者,原上海自行车厂第13任厂长章和轼说,“如今,图书出版发行了,我们更希望永久故事能成为上海故事的一部分,推向全社会。”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来源:作者:施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