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不仅仅是通向另一空间的通道,更是连接着时间、历史以及思想的重要入口。

门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这样,我们所听到的大量成语,鲤鱼跃龙门、遁入空门、得意门生等等,这里的门都是另有所指,都不仅仅是我们建筑中出入的这一道房门。

那么在世界的语境中,门也一样有着这样的象征意义,有时候它的象征意义还会超过房门的本意,比如凯旋门。

同时,我们进入另外一种思想的天地,也一样像是穿过了一道门,去看另外的一种风景。我们与一本书的邂逅,也就是这样一种穿越的过程。如果这本书正是讲述门的故事,那就更为有趣了。

古代建筑与自然美的结合(徜徉于历史与建筑艺术之间)(1)

西班牙艺术、建筑、摄影和计教授奥斯卡·马丁内斯,他的著作《通往历史的门:跨越西方建筑与艺术》,就是通过这样一本书,通过书中各种各样具体的门,以及门后的风景、门后的故事带我们跨入一个关于建筑与艺术的思想感悟之门,感悟更多门的含义。

那么通过一个扇又一扇的门,我们能够走进怎样的世界呢?门首先是建筑的一部分,而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门除了应有的进出口功能之外,还有着更重要的防御和守护的作用。因此,在这本书中作者带我们走近的第一扇门就是庞贝古城中那最古老的一道门:维蒂之家的门。

古代建筑与自然美的结合(徜徉于历史与建筑艺术之间)(2)

在这道门中有着巨大的门厅壁画,而画中的艺术集聚着生殖崇拜特色。对于它的解读也就能够让我们感受庞贝古城曾经的文化特色。这些生殖崇拜不应该是庞贝古城人淫乱的表现,更有可能是一种守护的职能。

走出庞贝古城,我们在这本书中,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跨越着时间的长河,跨越着空间的距离,进出在一个又一个的门廊之中。这里既有着代表着宗教和信仰力量的神圣之门,也有着曾经古老家族的私人住宅的大门,更有着其他的各种不同职能的门。从这些门中穿梭,见到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有着独特的历史,有着建筑艺术的独特追求。门后的世界也就是建筑和艺术设计师都更为关注的世界。

古代建筑与自然美的结合(徜徉于历史与建筑艺术之间)(3)

《通往世界的门》偏重于建筑艺术的论述,虽然这些门都是作者进去过的,也有着游历的特点,但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还是有点点晦涩,首先因为我们本身对于建筑了解较少,更重要的,对于这些建筑我们也没有身临其境之感,只能跟随着作者的介绍走入其中。这就需要耗费我们更多的精力在我们的大脑中构建着它们独具的特点。但这个过程是值得的,也正是因为我们无法身临其境,这样的阅读才是开拓新视野最好的方式。

艺术本就是我们个人素养提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一本书带我们走进建筑艺术的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而作者的文笔也极为优美,译者也能精准的表达着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这样一篇篇的文章,我们还可以当成美文来阅读。在我们无法踏国门,无法走进这些建筑之时,通过这些文章来感受着他们的美,也别具一番风味。

古代建筑与自然美的结合(徜徉于历史与建筑艺术之间)(4)

下面抄写其中一段文字来体会作者的文字之美。

“历史并不总是以人们口中讲述的那种方式发展的。历史事件并不总是以线性、清晰、明显、令人宽心的方式发生,其中的前因后果也并非以合乎逻辑的合理方式依次出场。不仅如此,历史往往充满了神秘的拐角和惊人的曲折之处,但正是这种断断续续、起伏不平的进展,正是这种蜿蜒曲折、横生枝权、转弯抹角的情节,才让历史如此扣人心弦。”

阅读的这本《通往历史的门》跟随着作者徜徉于历史以建筑艺术之间,感受着作者给我们带来的关于没问门的睿智之美。#艺术#​#建筑艺术#​#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