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要学驾照吗(无人驾驶就要来了)(1)

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被认定成为未来的趋势之一,通过无人驾驶,未来可以构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很多公司和厂商都在这一突破点上投入重金打造。

不过,无人驾驶何时落地?这个答案仍旧需要考究。

CB Insights的数据表示,对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并购和合作等行为进行了盘点后,确定了44家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企业。这44家企业的分布十分多元化,既有汽车行业巨头,也有顶尖的科技公司和电信公司。今年,有11家汽车制造商也相继提出了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时间。大多第一批时间为2020年。除了这些知名企业外,还有很多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创业团队存在。

无人驾驶的公司是不是在做理想梦

无人驾驶要学驾照吗(无人驾驶就要来了)(2)

人们之所以对无人驾驶或者“人工智能 汽车”寄于厚望,无非是希望通过技术来解决目前人类交通面临的种种问题。1990年,美国率先建成智能车辆与道路系统,在2010~2014年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大力发展网联技术及汽车应用的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并计划在2019年前把智能交通系统战略升级为汽车网联化与自动控制智能化的双重发展战略。日本和欧盟也于1991年开始将智能车辆纳入发展策略。

1998年,中国成立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2011年到2014年开展了“863计划”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2016年1月推出了“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在杭州、北京、重庆、武汉、长春等五个试点城市率先实行。

但目前来讲,无人驾驶技术仍旧只是小范围内,特定的情形下的应用。有专家表示,只有人工智能发展到与人脑可以比拟的“强智能”水平,人类才能完全放手将交通运输交给人工智能。除此之外,自动驾驶需要的智能交通还需要出行衍生的各种服务,这样的服务不是某一种技术就能解决的,甚至需要国家在更宏观的发展层面进行引导。

美国工程院院士迈克•沃肯也提到,“无人驾驶”技术不是最大的问题,最难落地的是公众接受度问题。当然,汽车互联领域中保护隐私和促进驾驶安全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

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无人驾驶要学驾照吗(无人驾驶就要来了)(3)

自动驾驶汽车有时也会发生交通事故,那么自动驾驶汽车应该怎么样做才能避免交易事故呢?

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瞬间,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以完全非人类的方式进行应对才能确保人类的生命安全。人类将不再是未来汽车的司机:人类将是贵重的货物,并相信自动驾驶深度学习网络能够在一些意外情况下尽可能的保证他们的安全。从表面来说,如果一个紧急回避措施是由人来完成的,那么这个措施有可能是很鲁莽的,但是在经过反复训练的人工智能的控制下,通过实时传感器集群来传递信息,这类措施可能就会与专业的保镖所采取的措施一样可靠。

想象一下,停在红灯下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突然行驶到一个路口,避免了从后面飞速开来的有人类所驾驶的汽车的猛烈撞击。处理紧急回避模式的相同汽车甚至可以停在十字路口,并在交通灯变为红色时驶入十字路口。这并不是单一的智能汽车,而是一整套的智能驾驶群组,以达到保证全球驾驶员生命安全的目标。

虽然自动驾驶还存在技术瓶颈,相关法律也尚未建立,但对未来汽车的发展,自动驾驶仍被认为是长期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副总工程师李骏就曾表示,自动驾驶是避免人为驾驶失误,实现“零事故”驾乘愿景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也指出,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也有助于缓解和解决我国能源紧张、城市环境恶化以及交通环境污染程度加深等一系列关乎社会民生的问题。

无人车的实施还有多久

无人驾驶要学驾照吗(无人驾驶就要来了)(4)

无人车技术已经发展了一部分,按照人工智能整个大趋势的推进,自动驾驶的落地时间已不会太晚,李开复曾提及过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段将分为三拨。

第一拨是有已有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用起来,产生价值,打造出伟大的公司,取代部分人力。

第二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经过一些智能硬件、传感器,收集到更多过去不存在的数据,这些数据能打造更新的应用。比如我们经过智能车辆或可穿戴设备上传很多数据,能够让我们打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等的各种机会。

第三拨应用的开发会是最慢的,是需要硬件方面同步的进步,人工智能智能跟硬件结合。

而实现这些内容的时间李开复博士也只限定到了10到15年的时间,并提到了第三拨时,无人驾驶的L1、L2阶段已经开始发生了,不过届时人工智能的实施方式也许会同时和电动车、共享经济一起启动,以后我们的出行应该就是一个随叫随到,马路上可以开更多的车,电动车也不会有空气污染堵车问题也会下降,人会更安全。

由此可见,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使无人车进入一个自然的实施阶段,在大众的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学习教育达到后,无人车在落地时的接受程度也会得到提升。

无人车在未来除家用外的价值

无人驾驶要学驾照吗(无人驾驶就要来了)(5)

1.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价值

高速是自动驾驶的最佳的应用场景。无人驾驶的应用可以让高速路程行驶的时间得到更多的利用。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高速行驶的安全问题。

2.代客泊车中的应用

这一点没有高速路那么普及,频次相对低一些,但是,停车位资源显然以后会越来越紧缺,在北京、上海、东京、纽约等等这样的大城市,可谓异常紧张,如果可以将城市的交通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无人自动驾驶技术则可以完全为司机解决这些问题。

3.物流运输等商用车的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在行业中的应用价值更大。商用车不仅仅指小型车,还有一些运输车辆,货车、卡车等。在运营商用车的费用中,其中人力成本占了三分之一,燃料占三分之一,而汽车本身只占三分之一。如果通过无人驾驶,人力和燃料费用都会得到大大的降低。并且商用车在环境相对封闭的地方,比如矿场、工厂、港口等,按照固定路线低速运行,自动驾驶简易可行。所以,商用车如果能用上自动驾驶技术,必将大大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很有经济意义。

写在最后

无人驾驶要学驾照吗(无人驾驶就要来了)(6)

无人驾驶技术是一个涉及传感器、计算机、信息通讯、自动控制、导航定位、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多诸多前沿学科的综合技术。根据无人驾驶的职能模块,可将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分为:环境感知技术、定位导航技术、路径规划技术和决策控制技术。

这些众多的技术会是未来无人车能否达到预计的商业和技术能力的关键部分,有报道称预计部分无人驾驶在2020年左右开始商业化,完全无人驾驶在2025年左右开始商业化,乐观情况下,预计2030年的新车销售中,完全无人驾驶车占比约15%,部分无人驾驶车占比约50%;2015的新车销售,部分无人驾驶的渗透率达到100%;2040年的新车销售,完全无人驾驶的渗透率达到90%。

有乐观情况同样也存在悲观情况,预计2040年的新车销售中,完全无人驾驶车占比约10%,部分无人驾驶车占比约30%。在此之前,无人驾驶的普及处于缓慢的爬坡过程中。

如果无人车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基于这一过程实施的困难程度,原因是很难推测的,不过多方表示,政府监管、安全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和支付意愿是无人驾驶能否普及的关键因素。

无人驾驶前进的有五个维度:消费者接受度、技术整合度、生态体系、立法、基础设施投资。而在这五个维度的背后,实则是社会形态因人工智能技术的提高而做出的变化,我们期待无人车,是对未来整个社会人工智能化的愿望体现。

不过,2020年,无人车技术的能应用到那个阶段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未来AI将如何改变娱乐行业?不再是有钱人的游戏

站上760亿市值的百度 那么然后呢?

面对马斯克的AI人类威胁论,我们该担忧吗?

【原标题:风口浪尖上的无人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