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苏莫没注意到这部限定剧。还是腾讯副总裁点名《东城梦魇》,把剧集直接全网搞下架,才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由HBO出品,在付费频道和HBO Max流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口碑一路高涨。

大结局更是创下HBO Max原创剧集收视记录,服务器一度被疯狂的剧迷挤爆。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

看完《东城梦魇》我很激动,也第一时间发了短评。

但很多留言觉得这部剧其实很一般,明显的过誉了,而且这种声音还不在少数。

我是能理解你们的想法,把它作为悬疑剧来看, 案件确实普通。梅尔在办案过程中并没遇到太多命悬一线的时刻,大段的篇幅其实都在叙事和刻画人物。

但苏莫认为这正是《东城梦魇》的独特魅力。

短评说不明白,今天就写篇长文,把剧掰开来看看本剧凭什么成为上半年最佳。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2)

01 关于命案

梅尔是东城镇的警探,小镇不大,梅尔几乎认识镇上的所有人。

她每天处理的都是偷鸡摸狗的小事儿,唯一棘手的案件是一年前的不良少女失踪案。

女孩儿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年多过去,警局一点头绪都没有。

第一集结尾,少女妈妈艾琳被人杀死,还抛尸树林。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3)

两个案件叠加让东城镇成了媒体焦点,于是县里派来科林探员协助梅尔破案。

《东城》没有像多数悬疑故事在开场就抛出命案, 而是耐心地用一整集的时间铺陈小镇日常。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4)

一边交代艾琳的处境,一边通过刻画梅尔,为后续做了很多不易察觉的伏笔。

很多人直接在这集弃剧,因为剧情平淡,出场人物又多。

要是这里没认真跟剧情,或者脸盲症患者,后边根本没法继续看了。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5)

可耐心看完全剧,苏莫会给悬疑部分很高的分数,因为即使深谙悬疑片套路,还是很难猜到凶手。

倒不是说凶手的杀人技术多高超,相反犯罪手法可以用粗糙形容。找不到凶手是因为动机被编剧精心包裹,隐藏得太深。

我们习惯的探案剧,每个镜头都精准指向凶手、或至少点明了侦破方向。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6)

然而破案的难点,往往正是关键线索往往隐藏在海量的无用信息中。

观众会事后诸葛亮地说早就发现了某些征兆,但回到当时情境,我们会跟梅尔一样追逐错误线索,执着于自己的直觉。

《东城梦魇》用繁复的出场人物、大篇幅的日常叙事,成功隐藏了真正凶手的蛛丝马迹。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7)

02 无关命案

只把《东城梦魇》看做悬疑剧,会发现很多没有指向性的角色。

比如说作家理查的出现就对案情没有帮助,梅尔的女儿的线索也完全游离于案件之外……

他们当然有隐藏真凶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小镇的群像也许才是剧集的重头戏。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8)

杀人也不过是人际关系最极端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妨把《东城梦魇》看做是描述破败的铁锈带小镇众生相的剧情类美剧,而追凶只是编剧为吸引观众看下去而设置的诱饵。

而且命案调查有一个先天的叙事优势,警探可以肆无忌惮地挖掘嫌疑人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随着案件推进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我们看到的是,梅尔将东城镇剖开再缝合,尽管小镇居民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将绝望揭开,小镇又充满着希望。

梅尔痛失爱子的伤痛还没愈合,又面临失去孙子的抚养权,脸上总是写满了疲惫。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9)

帮助他人时,梅尔同理心极强,却也会为了私利栽赃陷害。

她用自以为最好的方式抚养孙子,又担心他遗传上家族的抑郁症,继承这份“诅咒”。

与老搭档小李子的咆哮演技相反,温斯莱特在剧中素颜出镜,用非常内敛的表演,不着痕迹地诠释了神演技。

拿演戏和唱歌来类比,一会儿咆哮一会儿痛哭的表演,其实就是在炫耀自己的音域宽广,高低音都行。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0)

但温斯莱特饰演的梅尔,情绪起伏相对较小,却每场戏都不相同,仅凭一个眼神一声叹息,就精准地给出人物状态。

就好像一首简单小调,却被歌唱家演绎得感情饱满,真挚动人。

前夫仍然与她情如家人,只因为儿子自杀的悲剧才分道扬镳。他一面努力走出阴影,开启自己的新生活,一面担心梅尔的状态,并努力保护女儿和孙子。

科尔探员作为警察尽职尽责,凡事小心谨慎。职业生涯唯一的高光时刻竟是捡了别人现成的调查结果。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1)

从被梅尔嫌弃,到成为好搭档,到大胆表白,人物弧光扎实不说,埃文·彼得斯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帅的?

人物繁多不杂乱,角色完整不肤浅,上一个让我如此牵挂的群像刻画还是在《迷失》里。

这样规模的大群像,把颇具代表性的东城镇生态全景展示,《东城梦魇》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

附带的命案调查,反而无关紧要了。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2)

03 剧透分割线

要聊尽兴,剧透是免不了的。

史蒂芬·金也是本剧忠实粉丝​,还提前在推特猜出了凶手的身份,不愧是​编悬疑故事的大师。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3)

艾琳的前男友对他态度粗暴,他的现女友更是对她拳脚相加,毫不留情。

梅尔前夫谎称与艾琳不熟,却偷偷与她​交往甚密​。

神父是艾琳最后联系的人,他的车里还载着艾琳的粉色自行车。

而艾琳的叔叔,甚至还与她同住过一段时间。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4)

众多杂音的掩护下,莱恩杀人竟是一场意外,这么安排凶手多少有点犯规。

毕竟凶手通常是更显眼的角色,通常是被排查过一遍,还完全洗脱了嫌疑。最后再因为某个细节,重新展开对凶手的追查,​一切豁然开朗。

但是随机作案、动机不明,莱恩与艾琳的交集又太少,这样的凶手设置基本上断了让观众参与推理的可能。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5)

也符合我对《东城梦魇》的判断,即讲“东城”要比讲“梦魇”重要得多。观众首先是了解了东城,至于案件,合理​ 意外就是最好的编排。

另一个让我意难平的是科林与​梅尔的感情线。

第五集被剧迷称为“东城血色婚礼”​。

科林的形象在这一集前半部分极速变得丰满,不但正视自己捡了别人功劳的不光彩,还袒露对梅尔的感情,完成了​快速成长。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6)

所以当他被一枪爆头的时候,我几乎是说不出话的,这种意外被重击的感觉确实很像看“血色婚礼”。

编剧搞了个危险系数极大的操作,因为这场悲剧是完全随机的。

甚至解救被囚禁女孩本身也与主案件关联不大,如果处理不好肯定被观众骂死(就像“以爱2”)。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7)

然而科林之死在四平八稳的情绪下给了观众剧烈的情绪体验,也贯彻了弱推理、和偶然性的叙事风格,反将最后两集的情绪共振放大,​完成了利落的收束。

剧集最后,画面的色调终于从阴郁变得明亮。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8)

女儿上大学是全剧的大和解时刻,落后的东镇一如往常地破败荒凉,人们却仿佛看到前方的一点希望。

或者只是拖延了绝望彻底笼罩东镇的​时间罢了。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19)

鹅厂真的是鬼才吗?鹅厂副总力荐的东城梦魇(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