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超全肿瘤标志物与对应肿瘤速查表(14大肿瘤标志物最全详解)(1)

一文看懂!

1 肿瘤标志物是什么呀?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听起来就很厉害,能标记肿瘤细胞的肯定不一般!

学术上通常是指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异常产生/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等等。

通俗一点来说,就像是肿瘤细胞在你的身体里和你打仗,无论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总要留下点“战争的痕迹”,以此来彰显它的存在。正是它的“虚荣心”出卖了它的行踪,留下了“肿瘤标记物”。

2

那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代表我得了癌症?

我就知道这时候患者朋友们就该问了:

那我体检查出来肿瘤标志物稍微高了一点,是不是就代表我得了癌症啊?!

不是的!大幅的升高才会有临床意义。

没有肿瘤的人,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升高。特别当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时,可能是体内存在一些非肿瘤性的其他疾病。比如:

肿瘤标志物升得越高,恶性可能就越大么?

肿瘤标志物升高几倍、十多倍、几十倍,当然比只升高一点点、升高一倍更有意义,但也并非绝对。比如,有些慢性肝炎AFP可高达1000ug/L以上(正常<30ug/L),但增强磁共振没有发现肝脏肿块,而且AFP随着肝功能好转而下降,就可以排除肝癌。

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还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主要通过临床影像检查,要找到肿瘤存在的客观依据才能确诊!)

3

肿瘤标志物正常能排除癌吗?

既然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代表我得了癌症,那反过来,我肿瘤标志物正常能不能说明我没有癌症呢?

实际上即便是得了肿瘤,也并不能保证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100%是高的。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相关肿瘤。

比如在肝癌病人中,肝癌标志物AFP的阳性率仅为79%~90%,10%~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指标正常或只有轻度升高。

肿瘤细胞在体内发展初期,很难被检测到,只有当肿瘤细胞分泌出来蛋白分子,我们才能在血液里检测到,这个“时间差”可能有三四个月。

此外,有些癌型不分泌蛋白分子,就更难被“捕捉”了。

那按你这么说,我为什么还要查肿瘤标志物?

实际上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更重要。

特别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动态观察它的变化趋势更有价值,一般1~2个月复查一次该肿瘤标志物,并有必要做其它关联的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果肿瘤标志物逐步增高或持续增高,或出现其它肿瘤标志物也增高,有必要在3个月后,再行影像学或胃肠镜检查,或更精密检查。因为小的肿瘤当时不一定发现,经过3个月长大后,就有可能被发现了。可以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肿瘤。

如果多次复查,结果大致保持稳定,没有一次比一次升高,允许小幅度上下波动,或肿瘤标志物逐步下降,那通常表示它不是癌症引起的。也就是说你这个指标跟癌症没有直接关系,可以放心了。

4

不同细胞来源的肿瘤标志物种类大有不同

由于不同脏器的细胞来源和属性不同,所形成的肿瘤标志物也是不尽相同的。

就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有属于自己的荣誉感一样,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当然也有自己“专属个性”。

因此,当健康人群出现某一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时,我们可以寻找到相应的“患病脏器”;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某一异常指标升高时,也能提示有“转移”或“新发癌症”类型的存在。

而即使同一脏器,肿瘤起源细胞也可大不相同。比如肺癌,可以包含起源于腺泡细胞肺肺腺癌,伴随CEA指标的升高;也可以起源于支气管鳞状上皮细胞的肺鳞癌,伴随SCC指标的升高;也可以起源于于支气管粘膜上或腺上皮的嗜银细胞的小细胞肺癌,伴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指标的升高。

不同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还有助于“病理类型”的诊断。

当一位肺腺癌的患者在长期靶向治疗后,出现了NSE和Cyfry21指标的升高,提示可能出现“小细胞肺癌”的类型转化。而混合型肿瘤患者,往往同时兼具不同肿瘤标志物的同时升高。因此,学会解读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治疗非常有实用价值。

超全肿瘤标志物与对应肿瘤速查表(14大肿瘤标志物最全详解)(2)

超全肿瘤标志物与对应肿瘤速查表(14大肿瘤标志物最全详解)(3)

(不同脏器的不同病理的代表肿瘤标志物)

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讲解14大肿瘤指标临床意义

1 CEA

CEA是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主要存在于直肠、结肠癌组织和胚胎肠黏膜上。CEA作为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如结直肠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胆囊癌等发病密切相关,也与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消化道外恶性肿瘤发病存在密切关系。当患者出现某些症状且血清CEA浓度升高5~10倍,则要高度怀疑是否存在肿瘤。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0-5ng/ml。

2 AFP

血清AFP是临床上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联合使用AFP和肝脏B超,可以发现早期肝癌。对于由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每6个月做1次AFP和肝脏B超,以便早期发现癌变。AFP也可以用于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后随访。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0-20ng/ml。

3 CA125

CA125是由体腔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抗原,其含量高低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分期呈高度相关性。血清CA125对于中晚期卵巢癌的诊断效果较好,但对于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效果不佳。CA125的特异性较差,当发生宫颈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某些妇科良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卵巢囊肿及月经期等均可出现不同程度升高。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0-35U/ml。

4 糖类抗原15-3(CA15-3)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28U/ml。

5 糖类抗原19-9(CA19-9)

CA19-9是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大量研究证明CA19-9浓度与这些肿瘤大小有关,是至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0-25U/ml。

6 糖类抗原72-4(CA72-4)

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若与CA19-9及CEA联合可以检测70%以上的胃癌。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6U/mL。

7 糖类抗原24-2(CA24-2)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鞘糖脂类抗原,抗体来自直肠癌细胞系COL0205,是一种唾液酸碳水化合物,能识别CA50和CA19-9的抗原决定簇。健康成人血清CA242浓度上限为20kU/L。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2U/ml~20U/ml。

8 糖类抗原50(CA50)

癌抗原50(CA50)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广谱肿瘤标志物,与CA19-9有一定的交叉抗原性,主要用于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增高最明显。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血清<24U/ml。

9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精液特异性蛋白。血清PSA升高发生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是监视前列腺癌发生和转归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临床工作中一般认为血清PSA正常参考值为<4ng/ml,4~10ng/ml为可疑前列腺癌,>10ng/ml为高度可疑癌。目前PSA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标记物之一。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0-4.0 ng/ml。

10 SCC

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SCC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抑制细胞凋亡和参与鳞状上皮层的分化,在肿瘤细胞中参与肿瘤的生长,它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癌的诊断和监测。特异度较高,但灵敏度较低。

血清中SCC水平升高,可见于83%的宫颈癌、25%~75%的肺鳞状细胞癌、30%的Ⅰ期食管癌、89%的Ⅲ期食管癌;也见于卵巢癌、子宫癌和颈部鳞状上皮细胞癌。因此,SCC成为临床上常用于监测上述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复发、转移或评价预后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外周血SCC 0-1.5ng/ml。

11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

细胞角蛋白19是细胞角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这个家族至少有20种不同的细胞角蛋白多肽。而其中的CYFRA 21-1是上皮细胞角蛋白可溶性成分之一,属于细胞骨架结构中的中间纤维蛋白。各类非小细胞肺癌阳性检出率为70%~85%。存在于肺癌、食管癌等上皮起源的肿瘤细胞中。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0-30 ng/mL。

12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

胃泌素释放肽是一种重要的调节分子,和人体许多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有关。ProGRP是小细胞肺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但其水平升高还可见于一小部分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这些病人的ProGRP浓度明显低于小细胞肺癌病人。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血清ProGRP:0~65 pg/ml。

13 NSE

NSE被认为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60%~8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NSE升高。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含量正常,如NSE升高,提示复发。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0~16.3 ng/ml。

14 核基质蛋白-22(NMP-22)

NMP-22(Nuclear Matrix Protein-22)是细胞核骨架的组成成分。与细胞的DNA复制、RNA合成、基因表达调控、激素结合等密切相关。膀胱癌时大量肿瘤细胞凋亡并将NMP22释放入尿,尿中NMP22可增高25倍。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0-10kU/mL。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仅用于参考,疾病的诊断还需要结合相关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就像前面说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阳性不一定就是肿瘤,而仅仅是一种提示和信号,许多其他疾病也会引起肿瘤指标的异常;当然,肿瘤标志物检测呈阴性也不能100%确定安然无恙,在肿瘤较小,或者肿瘤组织表面被封闭等情况也会导致标志物检测不明显。

本文来源:找药宝典

责任编辑:Sweet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超全肿瘤标志物与对应肿瘤速查表(14大肿瘤标志物最全详解)(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