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征《自画像》创作说明:当我正真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当我开始爱自己,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中原网讯(记者 殷海涛)六月的日子是明亮的,早晨刚起来,觉得一切都是静默的,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唯有校园,在平静下涌动着青春的伤感,一群即将离别的人们用各自的方式告别与怀念。
同样是告别,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们别具匠心,举办了一场雕塑展,用4年所学,告诉恩师他们的成长,和特别的大学时光。
王晓楠《毒》创作说明:过去雕塑刻画的孩子总是在户外展现出天真烂漫,但我见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样阳光灿烂,现代社会让孩子们沉迷于网络、手机游戏,我用夸张的手法试图引起大家对孩子们疯狂玩游戏的高度关注。
许多学弟学妹参观后说,他们用思想在创作,作品有深度,令人刮目相看。
正如雕塑家、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俊峰说的那样:
4年前的金秋,他们带着童稚结缘于雕塑;6.1儿童节前夕,他们又步入风华正茂的毕业季……
这是一个多么幽默的转瞬!
作品凸显了题材内容、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呈现出造型手法、表现语言和材质的丰富性,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开放与探索精神,彰显出学生感受生活、关注社会的敏锐性与广泛性。它既是学子们大学阶段的终点,也是步入人生新阶段的起点;同时,是对学院办学宗旨的回应。回眸四载,师生甘苦共行,风雨同舟。展览,并不意味着落幕;理想,将继续飞翔……
陈烨楠《融洽》创作说明:当今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化”现象,我的雕塑将人与动物结合的形象,用夸张、丑陋的形态,去调侃和反讽人在精神上的“异化”。
带着口罩跑步的人
李亦林《束缚》创作说明:三个人物都是低头不语,身体蜷曲,或站或坐或跪,充满彷徨、苦闷和不安。我希望一些年轻人可以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这个充满束缚的社会中摆正心态
李亦林《束缚》创作说明:三个人物都是低头不语,身体蜷曲,或站或坐或跪,充满彷徨、苦闷和不安。我希望一些年轻人可以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这个充满束缚的社会中摆正心态,寻找内心真正的
刘梦竹《思考》创作说明:这是个抽象的人体,一个枯瘦如柴弓着背的人,给人一种无奈纠结的感觉。认得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事,越长大越会感觉不能左右。
马晓征《线锁》创作说明:家乡是一个相对概念,远方的游子,离家的故人,才会知道家乡这个词是多么沉重和深刻。不管走多远,总会有一个地方让你想念,牵挂在心,可以随时逃避回去,接纳你包容你。
王洪坤《朝花夕拾》创作说明:5个活泼可爱的裸体小女孩,她们的年龄大约在6-12岁之间,站在高高的墙上,姿势不一神态各异但都是单薄瘦弱,活泼可爱,用脚尖触地,给人踉踉跄跄探寻未知世界的感觉。本创作是想要呼吁人们关注女孩,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对童年时代快乐时光的怀念。大学四年我时而感到迷茫,对周围充满了陌生感,这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闫风羽《我的马鞍没有马》创作说明:我的家乡来自内蒙古,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却忽视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内蒙古草原沙漠化非常严重,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我希望借此作品呼吁大家不要忘记环境保护,否则就像这个13岁的牧童,再也没有草原可以驰骋。
袁敏《奈》创作说明:灵感来源于我在工地上的生活体验,雕塑形象是一位民工,他戴着安全帽,手臂与手套,抽着烟,给人一种片刻喘息的感觉。目的是唤起大家对社会底层的关注。
袁野《缠》创作说明:选用身边废弃的东西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用鱼线对废旧的衣服进行多次反复的拉扯实验,使衣服呈现出多样的造型变化,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与背景,从父母的情感状况与孩子的成长为主题切入,将创作思想赋予其中。
苑雪微《完全》创作说明:我在大学期间因为迷茫选择了休学,不去考虑事情的结果,一味地娇惯自己,后来才幡然悔悟,才知道学习的珍贵,再次回到校园。回来后的时光很短暂,一年半的时间转瞬即逝。在学校的这段时光即将结束,我希望我的一切都是圆满的,结果是完全的。
张京《御宅》创作说明:在这个娱乐方式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每天都玩手机,沉迷于二次元的世界里,变得很宅。
张洋《心·郁》创作说明:表现压抑封闭下的内心世界,当下令人堪忧的社会现实,继而鼓励人们直面现实问题,承担这个社会的责任。
赵若男《化石》创作说明: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如过眼云烟,很多我们只过眼不过脑,过度依赖网络以及健忘症成为大众化的现代病。如今,本该储备知识孕育思想的大脑看似丰满,其实不复以前的健硕。因此,别让这些“美好便捷”将我们的大脑变成一坨烂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