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的市场状况 告别对生态链企业(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钱玉娟 5月21日晚11点,小米集团于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以1.03亿美元收购Zimi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ion的27.44%股份,其中2,578万美元以现金支付,其余7,706万美元由小米集团配发的54,379,044股偿付,交易完成后,小米集团将拥有Zimi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ion49.91%的股权。

从这次投资来看,小米集团在公告中称,目标企业紫米电子在电源及多项IoT领域具备技术和研发能力,其生产的电源相关产品、摄像头及音箱等,均能够与小米形成协同。

AIoT产业协同

产业分析师丁少将也从业务层面分析这一投资动作,“在5G IoT领域,小米可以进一步增强业务的协同和产业链综合竞争力。”

紫米电子于2012年2月成立,创始人是在手机及通讯行业具有20余年从业经验的张峰,他于2016年加入小米担任副总裁,相继负责手机供应链,后担任小米集团参谋长,并在小米集团采购委员会中担任主席。

紫米与小米擦出火花,要从雷军于2013年战略投资开始,使得紫米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负责研发小米移动电源及相关配件。此外,紫米自有品牌ZMI也推出了诸如ZMI10号、MF855等经典产品。

小米移动电源于2013年12月4日发售,第一款为10400mAh的移动电源,售价仅为69元。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单品的销量迅速突破千万,截至2019年1月,小米移动电源销量突破一亿大关。

从港交所披露的收购文件来看,紫米在2019年和2018年未经审计的税后利润分别为3.26亿元和2.28亿元,同比增长43%。

据悉,紫米还在移动电源上下游产业链展开布局。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4月,紫米同顺为资本、小米科技、清流资本和高瓴资本一起战略投资了智能共享充电宝公司怪兽充电;后在2018年1月,高性能模拟芯片半导体公司南芯半导体宣布完成了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这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紫米科技则在跟投队列。从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不少南芯芯片已导入紫米供应链且大批量出货。

在上述相关人士看来,作为米家生态链企业的紫米,对标的是国产线材巨头,来自深圳的绿联。“相较绿联,紫米的产品价格实惠,品类群也更多一些。”

告别“投资不控股”

在丁少将看来,小米在增资后会实控紫米,持股达49.91%,“财务上应该可以并表”,如此一来,可以提升小米的营收和利润表现,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就在小米2020年一季报中可见,小米的税后投资净收益达2.26亿元,这也反映出小米对外的战略投资带来的财务收益向好。

不过,业内也有相反观点。当记者采访行业分析师丁道师时,他对小米对紫米的投资并购案例的第一反应是“失望至极”。

丁道师始终记得小米曾在《小米生态链101条战地法则》里明确写到,“做生态链的时候,建立的第一个机制,就是投资不控股,保证生态链创业团队持绝对的大股”,而今则大不一样了。

在丁道师看来,过去小米有一套自己作为技术渠道平台的方法论,会赋能给生态链企业,“在帮助谢谢团队的成长的同时,进行和小米业务的协同”,而今小米不再强调生态链企业的独立性。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小米投资超过300家公司,总账面价值达人民币323亿元,同比增长11.4%。而从收购紫米开始,丁道师有预感,“这会不会是一个开始?”当小米颠覆自身在过去的一些理念而谋求新发展,会否有各种各样的小米生态链企业面临被并购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