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免费获得不同的育儿知识干货。

邻居小布丁妈妈说,提起五一回老家就憋一肚子火。

本来自己怀二宝,就做了小布丁好长时间的思想工作。孩子刚刚释怀一点,结果亲戚一句话,又让孩子哭花了脸。

“妈妈,姑奶奶说你要生小妹妹了,要把我送给他们家。”

弟弟表示妈妈要你打我(你妈妈就不要你了)(1)

看着哭成泪人儿的小人儿,小布丁妈妈说,当时自己就气炸了。

成人世界里的玩笑,哪怕大家介意,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伤害。然而大人逗小孩这种行为,却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何况,小布丁只是一个4岁的孩子,他怎么分得清什么是玩笑。

逗孩子,是大人把自己的高兴建立在孩子痛苦基础上的一种不良行为。

弟弟表示妈妈要你打我(你妈妈就不要你了)(2)

01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答:你最反感大人怎么“逗”你的孩子?

一名匿名知乎网友留言说:摸小孩子的生殖器。

她说,自己为这事发过火,但妈妈却认为她大惊小怪,并跟孩子解释说,“姥爷跟你玩的。”

孩子提出疑问说,老师说摸我小鸡鸡的都是耍流氓。妈妈接着跟孩子说,“姥爷是你的亲人,不是流氓,别人摸了才是。”

这一度让她很崩溃。

孩子的世界那么单纯,分不出什么是玩笑,什么是身体侵犯。摸孩子的生殖器,只会让孩子对身体界限感更模糊,这也会给坏人留下可乘之机。

儿子5岁的时候,带他回娘家过年,我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几个喝醉酒的男人聚在院子里,逗着2岁的侄子玩。其中有个人蹲下来,一把撤掉了侄子的纸尿裤,指着侄子的私处说“雀、雀……”

侄子不知所措,大人看着表情越来越囧的孩子,却哈哈大笑。

弟弟表示妈妈要你打我(你妈妈就不要你了)(3)

当时我内心窝着火,又不便发作,只能等着晚上安抚孩子。熟料,还没到晚上,更可怕的一幕发生了,儿子和侄子居然坐在床上,脱掉裤子,互相观看。

心理学研究表明,0-6岁阶段幼儿的大脑正处于活跃的黄金时期,有着超强的模仿能力。

若成人给孩子做了错误示范,很容易被孩子模仿去,有模有样的去尝试。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俗而卑鄙。”

我愿意怀着最大的善意去相信,成年人逗孩子的初心并非恶意,但如此逗孩子,他们真的伤不起。

孩子的世界那么纯碎,请不要用你一时的好玩,拿他们当乐子,而毁了他们的一生。

弟弟表示妈妈要你打我(你妈妈就不要你了)(4)

02

之前,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2》中,蔡少芬的两个女儿就被当场“逗”哭了。

节目组给孩子们安排了一个任务,让孩子在代表着妈妈的“妈妈陪伴卡”和最喜爱的玩具之间二选一。

汤包姐妹完全被玩具吸引,放弃了“妈妈陪伴卡”,选择了玩具。

工作人员看到姐妹俩的选择后,解释说,“如果你选择了陪伴卡,妈妈就可以陪你;如果你选择了玩具,妈妈就不能陪你了。只能选择一个。”

姐妹俩坚持初衷,抱着玩具没撒手。这时候,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工作人员居然当着姐妹俩的面粉碎了“妈妈陪伴卡”,并且告诉他们,接下来的几天妈妈不能陪伴他们了。还强调说,妈妈已经被“碎”掉了,既然选择了,就是真的。

弟弟表示妈妈要你打我(你妈妈就不要你了)(5)

这时候,孩子当场泪奔,哭着说,“妈妈都没死,这个是假的,我想跟妈妈一起。”

在一边看直播的蔡少芬,看着台上哭成泪人的女儿,也要崩溃了。她小跑着赶到现场,搂过姐妹俩,安慰说,“妈妈没死,妈妈没死,妈妈不会离开你的。”

“陪伴卡”游戏环节,节目组的目的是想让孩子珍惜和父母的相处时光,但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对于天性爱玩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在他们的概念里,这只不过是个游戏。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玩笑”。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恐惧,当成你玩笑的谈资。

弟弟表示妈妈要你打我(你妈妈就不要你了)(6)

03

逗孩子,是成人世界的乐趣,却是孩子世界里的噩梦。

几年前,曾经看过这样一件因“逗”孩子而引发的惨案。

武汉的一户人家,7岁的大女儿把刚满两个月大的儿子从8楼扔了出去,起因只是因为邻居的一句“闺女,你妈妈有了儿子就不要你喽”。

本来,家里多了一个孩子,作为老大来说,情绪调控需要一段时间。他们看着家人围绕着新生命而忙碌,内心已然很恐惧不安,这时候旁人再毫无轻重地“煽风点火”,只会加大孩子内心的恐惧。

弟弟表示妈妈要你打我(你妈妈就不要你了)(7)

为了赢得父母的爱和关注,孩子会作出一些疯狂举动,甚至发生一些不可挽回的悲剧。

作为家长,我们是孩子的保护神,是他心灵寻求依托和安全感的力量源泉。下面几种常见的逗孩子方式,一定要和善而坚定地拒绝。

(1)让孩子喝酒抽烟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广西一名10岁男孩,因为年幼无知,喝了3杯米酒,出现了酒精中毒症状,被紧急送医进了ICU病房。

大人难免贪杯,但是在贪杯,也不要拿酒和烟去逗孩子,这种玩笑千万要不得。

酒精对孩子的伤害是我们所承受不起的。不但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甚至发生休克死亡事故。

(2)喂食孩子坚果类小零食

去年春节,家里发生一件事,至今想起来都不寒而栗。

小姑子家2岁的孩子,午饭后突然脸色铁青,抽搐不止,送到诊所一看才知道,孩子的食道里卡了半颗花生仁。

走亲访友,家家户户都会备着小零食,孩子来了拿糖果、花生、瓜子引逗一下。但这些食物对幼童来说却非常危险,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异物卡顿现象,严重的还会威胁到人身安全。

(3)语言挑逗

我小时候,二姑姑每次来我家,都要开玩笑说,我父母不要我了,要把我带走,去给她做女儿。

特别是二姑姑搬去泰安的那几天,家里人老跟我开这样的玩笑,说姑姑家只有3个儿子,没有女儿,要把我送她,跟着她一起去城市里生活。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人知道这件事对我伤害多深,很长一段时间,我内心都非常不安,生怕父母把我送了人。

和孩子开玩笑一定要有度,像“你不是爸妈亲生的”、“你爸妈不要你了”、“你妈把你送我了,跟我走吧”这种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感的话,千万不要随意说。

著名主持人欧弟的妻子曾发文“怒斥”逗孩子行为。

成年人最大的文明,就是逗娃要有度,玩笑开不得。

逗孩子最大的恶是,成年人破坏了孩子世界的单纯。

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理应被我们每个人小心呵护,细心照料。家有小儿郎,请不要轻易引逗。

-END-

(文:深夜聊育儿主创团,图片选自网络,侵权删。)

我是@深夜聊育儿,你家孩子有被逗过的经历吗?你最讨厌哪种逗孩子的行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