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

现代的审美标准,大都是以瘦为美,所以很多胖胖的女孩笑称自己要是在唐朝,肯定也是个美女。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1)

古代四大美女

其实,在唐朝以胖为美这个标准上,史料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记载,后人对“唐朝以胖为美”的印象来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和唐朝的仕女图等,于是就有了沿袭至今的这个说法。

很多人也开始质疑了这种说法,因为是历史问题我们也无法深究,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2)

贵妃赏花

首先我们来看看杨贵妃。

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开元天宝遗事》

关于杨贵妃的记载确实是属于“有肉”的,毕竟一般来说,都是胖子更怕热一点。但是,杨贵妃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胖。

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热--《开元天宝遗事》

据记载,她有肺热的毛病,所以清晨经常要到花园里去吮吸露珠,滋润喉咙。而且一到夏天,还要在嘴里含一块清凉的玉鱼,所以可以推测她怕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体质原因。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3)

唐朝

微有肌也--《杨太真外传》

另外,唐人诗句里出现的“肌”一般指的是肌肤,如杜甫《丽人行》里云“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牧《阿房宫赋》云“一肌一容”,李朝威《柳毅传》云“肌肤之所浸渍”。

所以杨贵妃就是说稍微有点肌肤,用现在的话来讲最多就是属于微胖

毕竟我们都知道杨贵妃是以一曲霓裳羽衣舞闻名的,作为一个精通舞蹈的女子,身材肯定不会胖到哪里去,不然怎么能跳出来那种仙女下凡的感觉呢,跳一会就肯定气喘吁吁了,更何况需要经常跳来取悦皇帝。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4)

杨贵妃与唐玄宗

她还能跳胡旋舞,这种舞蹈很胖的人是跳不起来的;杨贵妃骑马也不错,很会玩,不难推测出她身体灵活(当然也有灵活的胖子)。

另一方面,唐玄宗时期专门设了一个职业,叫作“ 花鸟使 ”,专管到民间搜罗美女来充实后宫,杨贵妃如果不是气质出众,是不会入得了唐玄宗的眼,还能回眸一笑百媚生。再怎么面容姣好,一个“胖子”的气质也是很难出尘脱俗的。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5)

杨贵妃

李德裕《柳氏旧闻》里,独宠杨贵妃的唐玄宗给太子选妃,明确提出了标准必须是“细长洁白”的女子。“细长洁白”对应着高和白,依然符合汉代选美标准:

“汉法八月选女,必身长合度,长白即美德。”

风流天子的审美应该和前朝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但在野史中、坊间流传中,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6斤,也有的地方说她身高1.55米,体重120斤,我们可以自行想象。(如果是155厘米的那个标准,感觉还是有点胖的···)

另外,我们可以看看唐人的诗歌,毕竟诗歌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社会。

唐诗里赞美细腰女子的诗句有很多:

“愿作轻罗著细腰”

“腰细偏能舞柘枝”

“小腰丽女夺人奇”

尤其是白居易那句流传千古的“杨柳小蛮腰”。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6)

杨贵妃

其中对贵妃容貌最有发言权的文人,是李白。

比起大部分同时代文人要自行脑补来描绘贵妃,李白是近距离见过贵妃的人,并留下了《清平调词》《宫中行乐词》作为考证。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清平调词》

可惜,狡猾的李白完美避开了杨贵妃的体态描述,只能看出来贵妃的美,但是这种美则美矣的措辞又适用于任何美人。

而同时代的杜甫要实心眼得多: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丽人行》

“诗史”杜甫笔下的杨贵妃,是个身材匀称、不胖不瘦,而且有着细腻肌肤的美人。

他当时是被“命待制集贤院,召试文章”的人,所以也可能亲眼见过贵妃。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7)

最早版本杨贵妃

可是唐代的仕女图,上面的女人就是胖乎乎的呀?

为何是胖胖的呢?其实也是有依据的。

防贵游子弟,多见美而贵者,故以丰厚为体,而又关中纤弱者为少,而其意秾态远,宜览者得之也。——《宣和画谱》卷六

在唐代,因为地域原因,仅是关中这里胖女孩多瘦女孩少,恰好首都长安又在关中,于是画师画画多写实,参照物基本是关中女子,所以胖女孩出现在了画中。

另外,从当时的社会来讲。盛唐之下百姓安居乐业,胖是生活优越的表现,越胖就越说明财大气粗。所以,唐朝并不是以胖为美,而是以胖为尊。

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中国古代,我们如今见到的欧洲近代绘画中的人物也是画得胖,看起来就一副非常有钱,非常贵气的样子,所以,绘画中的胖,并不代表是真的胖,而是丰腴。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8)

欧洲近代人物画像

众所周知盛唐民风开化,外交方面很好,为了取悦胡人来获得更大的统治基础,宫廷的胡化到了最鼎盛的时刻。所以唐人在审美上等方面难免会受这方面影响,胡人胖,投其所好的把画像画得胖一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唐人的宫廷画和仕女图比较典型。以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为例。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9)

步辇图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10)

簪花仕女图

《步辇图》里还是不难看出这些个侍女并不胖,但是唐玄宗确实是有“壮汉”的胖;而《簪花仕女图》里的贵妇形象是脸大,体态最多也是丰腴,不是我们以为的那种越胖越美。

当然《捣练图》与《游春图》中女性样貌也能体现盛唐”赪玉丰腴,琼肌秀骨”的主流审美。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11)

捣练图

杨贵妃真的是胖美人吗(唐朝真的以胖为美)(12)

游春图

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书》和《旧唐书》的“杨贵妃传”中用“姿色冠代”“资质丰艳”等的词汇来描绘。

“丰”容易被误认为是在描述一个胖美人,但从时间上来看,《旧唐书》是后晋(936-943)刘昫等人撰写并且宋人还进行了修订,他们不可能穿越回唐玄宗时期见到贵妃。

个人认为,唐朝“以胖为美”这种说法并非完全属实,要不就是我们对这个“”有所误解,唐朝崇尚的“胖”应该是——体态匀称,胖瘦有度的。

毕竟审美变化也需要一个过程,即使以胖为美,这种胖的程度最多只是微胖,再胖一点的话,很难有美感。而且作为主流审美的“胖”,并不影响盛唐之下也喜欢清瘦,高挑的审美观念。

-完-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不易,喜欢历史的朋友点个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