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文学最为辉煌的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有才华的作家,在这批人当中,笔者尤其钟爱王朔和苏童的作品。

当时笔者最先接触的是王朔的作品,所以先谈谈他。王朔的作品反映少年故事的不多,记忆中好像就是《动物凶猛》这一部中篇小说,但就这一部却也足够,因为它足够精彩。后来被姜文改编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炮而红。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1)

时代不同,青春经历的事情自然不同。小说《动物凶猛》,描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的特殊时期,北京市一个部队大院里一群少年人的成长故事。

那时是“文革”时期,一群精力旺盛的少年,他们很“自由”,每天的生活就是逃课、打架、学成年人抽烟装酷、泡妞。他们最热衷于谈论的事情就是谁打架厉害,谁又成为老大的事情,梦想着自己能够取而代之。

同伴被打了,立即就会捡起一块板砖冲上去。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2)

小说中有一段大院少年和城中著名老炮儿差一点械斗的情节。

说的是在饭店,一桌老炮儿吃饭,为首的看到了米兰,先是喊米兰过去问话,后来又喊高晋过去,高晋过去时,少年们一起跟过去了。

书中描写当时气氛已经火药味十足了,随时都可能发生一场血腥的群殴。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3)

少年们已经习惯于出门随身携带菜刀和军刺了,就放在军用挎包里吊在他们的脖子上,

带子缩得很短,摆放在胸前,瞬间就可以抽出砍杀。有一位少年都已经把手伸进挎包内了。旁边几桌吃饭的男女纷纷转过头来紧张地盯着这两群人。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4)

结果什么也没发生。

时隔多年马小军碰到老炮儿再谈起这件事,老炮儿说记不得了,这样的事他经历的太多了。

老炮儿随后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意思是多厉害、多有名的“狠角色”他都不怕,就怕十六、七岁的生瓜蛋子。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5)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少年打架时下手是不注意轻重的,并且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勇猛异常的,正因为如此,那位老炮儿才有所忌惮没有挑起斗殴。这段故事情节让我想起了根据刘恒小说《黑的雪》改编的电影《本命年》中的李慧泉,老炮儿李慧泉在电影结尾就是被两个年轻的小混混抢了钱包,李慧泉去追时由于大意被捅了一刀就死了。

《香椿树街的故事》是苏童的作品,2008年出版,由一系列发生在香椿树街上的故事构成。

《香椿树街的故事》由一篇篇中短篇小说构成,其中的《骑兵》、《古巴刀》、《舒家兄弟》等讲述了备受压抑的人物激烈地反抗命运的故事。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6)

与《动物凶猛》讲述的北京部队大院里的少年不同,《香椿树街的故事》讲述的是一条南方老街上一群平民家的少年的残酷青春以及街坊邻里间的故事。

这部书中的小说都是中短篇,事实上有些小说在这部合集出版之前就发表了。

与《动物凶猛》中的部队大院少年一样,苏童笔下的少年的故事也大都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他们也一样热衷于打架,比如《刺青时代》中,城北石灰场上的少年们带着血腥味的斗殴。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7)

在这些中短篇小说里,香椿树街上的一群少年在打架、游泳以及对邻家女孩的胡思乱想中度过了青春岁月。

书中形象地展示了少年们的孤独、宿命意识。

玖月晞,晋江文学网签约作者。与王朔、苏童相比,她显得名不见经传,但是随着根据她的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改编的电影《少年的你》的大卖,她的这部小说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8)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最先连载于晋江文学网,接着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最后被改编成了电影。

该小说讲述了校园暴力发生时,周围人的漠视,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中的女主人公陈念和男主人公北野也是孤独的,他们为了抱团取暖,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北野为了保全陈念付出了入狱7年的惨重代价。

王朔破镜重圆(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9)

王朔、苏童和玖月晞笔下的少年故事都让人感到震撼,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正值青春年少,都很孤独,没有成人能真正地和他们亲切地沟通并引导他们。少年时期,本来就是人的叛逆期,是最需要关心和正确引导走上人生之路的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重视,因为少年强则国家强。

少年,是家庭和国家的希望,需要多方共同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