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上10点半,彭昱畅工作室发声明宣布和片方解除合同。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

矛盾的起因是演员番位之争,无论是百度百科的介绍,还是豆瓣、猫眼等专业电影app上,演员的番位都是彭昱畅排在第一,其次是王大陆和魏大勋。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2)

如果保持这个番位,大家都相安无事。问题出在电影首映礼的邀请海报上,“出席主创”一栏,导演田羽生排在最前面,而紧随其后的变成了王大陆,接着才是彭昱畅。而彭昱畅工作室的声明应该也是针对这个问题。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3)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演员的番位排布根据是什么?按理来说肯定是戏份的多少、角色的轻重,而不应该是演员的名气和影响力,做到这一点才是对演员,以及观众的尊重。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4)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9月6日上映的电影《花椒之味》,按照演员戏份轻重依次排序,郑秀文和赖雅妍排在第一第二位,尽管刘德华是个很好的卖点,但因为只是客串,所以排在演员表的最后,电影也并没有抓住刘德华不断消费,这点做的很好。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5)

那么《小小的愿望》正常的番位应该是怎样呢?

电影讲述的是彭昱畅饰演的高中生高远,突然换上肌肉萎缩症被医生告知时日不多,于是他决定在临死前完成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说简单点就是“破处”,于是王大陆和魏大勋饰演的两个好兄弟来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6)

从剧情的主干来说,彭昱畅饰演的高远是电影的核心,毕竟推动故事往前走的是他的愿望。所以把他放在演员表的第一位无可厚非;而王大陆排在魏大勋之前,位列第二也没毛病,因为看过电影的话会发现电影的故事是以王大陆饰演的徐浩的视角展开的。

那为什么片方要临时调整演员的番位,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呢?很可能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7)

首先,不排除因为重新剪辑,导致演员戏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小小的愿望》原本定档暑假,片名为《伟大的愿望》,结果因为某些原因,电影先是改名《小小的愿望》,接着宣布延档,并开始了进一步剪辑。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8)

期间应该是剪掉了不少不够积极向上的“敏感”内容,之前预告片发布的一些素材,比如彭昱畅在医院和三兄弟的对话、预告片结尾被喂酒等片段都没有出现在正片之中。因此,不排除经过后期剪辑之后演员的戏份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原本在二番的王大陆戏份更多。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9)

其实演员演了多少和最终电影里能留下多少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儿,导演在拍电影的时候会拍摄很多素材,但后期剪辑时无异于二次创作,留下什么、删掉什么,演员自己都不知道,也无权干涉。所以彭昱畅工作室才会在声明里写“尊重并理解片方对角色戏份进行适当调整。”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0)

其次,也有可能是宣传方考虑到演员自身影响力,才临时在首映礼海报上调整演员番位。

彭昱畅2015年在古装网剧《太子妃升职记》中饰演强公公入行,但直到2017年电影《闪光少女》中饰演男主角,才真正为观众熟知。但因为《我的少女时代》火遍内地的王大陆,显然名气更大一些,更有利于电影的宣传。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1)

第三点,也可能是因为王大陆和片方关系更好。尽管王大陆名气更像,观众认知度也更高,但口碑却恰恰相反。在《我的少女时代》之后几乎没有过一部让观众满意的作品,其中《鲛珠传》、和前段时间的《素人特工》进一步破坏了他的观众缘,所以主打王大陆并不是一个好策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三位演员中,王大陆和导演田羽生的关系明显更好,在9月8日的首映礼上,王大陆还主动抱田羽生。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2)

第四点,也不排除片方故意炒作。《小小的愿望》压力非常大,电影选择9月12日周四上映,第二天就迎来肖战、李沁、孟美岐等主演的重量级电影《诛仙I》,票房压力可想而知,从9月13日的预售来看,《诛仙I》排片占比达到43%,《小小的愿望》仅为24%。演员的番位之争对电影本身不会带来什么损害,反倒能更加吸引观众眼球,助力票房。

接下来再分析一下彭昱畅的声明。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3)

这个声明显然是团队开会研究了很久,字斟句酌,也很有逻辑性,三点声明中,第一点强调彭昱畅敬业,没有对不起片方;第二点表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表明态度,并表示这事儿还没完,已委托律师事务所帮助维权;第三点,表明自己高风亮节,尽管你对不起我,但我还是会配合电影完成宣传。

然而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现在这件事情上彭昱畅进退两难。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4)

本身解除合同就是个伪命题。一般来说,演员和片方签订表演合同确定片酬之后,片方会在开机前支付一定比例的片酬,电影拍到中段会再付一部分片酬,到电影杀青之前,片方会将片酬付清。除了表演外,合同里往往还会写明演员要配合的后续宣传和路演。因此,已经收到片酬的彭昱畅,如果不想参加后续路演,可以宣布解除合同,然后不再为片方服务。然而彭昱畅又说愿意参与自费参与后续的宣传与路演活动,那么解除合同的意义在哪呢?难道只是为了自费表明态度吗?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5)

最后想说的是,既然发声明,就说明和片方已经撕破脸了,为啥彭昱畅还会愿意配合路演,绝非声明中所说的客套话,根本原因是不能得罪人。

《小小的愿望》背后的出品方多达27家,除了主导投资和制作的恒业,以及导演田羽生的新圣堂外,其中不乏中影、万达、华谊兄弟、阿里巴巴、幸福蓝海、珠江影业等大公司。彭昱畅就算再不满也要顾全大局,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票房,不然他得罪的不止是恒业,而是国产电影的半壁江山啊!以后还想不想拍戏了?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6)

值得安慰的是,彭昱畅发完声明之后,9月9日中午,片方通过电影官方微博也发了一则声明回应,声明中写道,彭昱畅和王大陆都是男一号,本身不分先后,而这次纠纷都是自己的过错,已经在尽力协商。其实这可能是片方目前回应能给出的唯一解释了,毕竟电影正在紧锣密鼓的宣传,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给演员起码的尊重。

彭昱畅为什么不拍电影(彭昱畅和片方撕破脸)(17)

通过这件事,能看出表面光鲜的演员,在资本方面前其实还是比较弱势的,一方面表明态度要和出品方决裂,一方面又说自己自费也要配合电影宣传。在我看来,彭昱畅完全不用这么纠结,演员的番位其实没那么重要,实力其实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表演出色,哪怕在第三第四,也会得到观众的好评和认可。你们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