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考作文##管仲鲍叔齐桓公乱入高考#

今年的全国一卷其中有一道高考题是关于"齐桓公、管仲、鲍叔牙"这三位老铁的故事的,考生可以针对三人中任何一人选择角度写一篇发言稿。我个人觉得一篇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因为通过作文材料可以找到很多写作角度。比如齐桓公的胸怀,敢于任用一个曾经射杀自己的敌人,最终成就霸业;比如管仲的贤能,改革土地制度、经济制度,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比如鲍叔牙的识人眼光、惜才爱才,所有HR都应该向鲍叔牙学习。可以说春秋时期齐国的强大,三人缺一不可,胸怀宽广的董事长 精明能干的CEO 知人善任的CHO=强大的齐国。而作文资料中也提供了孔子和司马迁的观点作为参考,比如孔子认为齐国的强大不是因为强大的军队,而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管仲),司马迁认为管鲍之交是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可以说有多种解读,所以我认为找到作文的立意本身不难,难的是如果你想把这篇发言稿写的很充实,那你必须详细了解这三个人的历史,这非常考验考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熟悉程度。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1)

那么这三个人究竟有什么爱恨情仇呢?管仲和鲍叔牙是最先认识的,两人都是齐国的贵族出身,只不过管仲家族已经没落,而鲍叔牙家庭比较富裕,在二人认识之初,鲍叔牙就非常欣赏管仲,虽然咱们也不知道鲍叔牙是怎么看出来管仲的潜质的,反正就是看出来了。两人合伙做生意,因为鲍叔牙比较有钱,大部分本金都是他投的,按理说鲍就应该多分一些,但每次管仲都能舔脸说想多分,鲍也从来没计较过这些,但要不怎么说好兄弟轻易不要合伙做生意呢,本来两个人合作挺好的,互相也没想这么多,总有隔壁老王跳出来对鲍说:管仲投入那么少,他怎么拿那么多呢?他是不是想坑你,你为什么分他那么多钱呢?这时鲍叔牙予以反问:你知道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吗?隔壁老王表示不知道,鲍叔牙说:因为老子愿意。老王哑口无言。当然,这段是开玩笑,鲍叔牙是说因为管仲家里比较贫穷,所以多拿一些无所谓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鲍叔牙的心胸,想必听到这句话的管仲也会很感动吧。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2)

之后管仲又去参军入伍,但总是怕死,还当过逃兵,如果按照军法处置应该砍头的,但鲍叔牙又为管仲求情,说因为管仲家里有八十岁的老母亲要奉养,惜命是正常的,如果你连这种人之常情都理解不了,那就是无情、冷酷、无理取闹了。虽说这个解释也说得通,但也有点牵强了,不过这不重要,只要能看出鲍叔牙对管仲的爱就好了,不过这不是你们想的那种爱,而是猎头对候选人的那种爱,鲍叔牙就是天生的HR。

之后两个人各为其主,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下管仲,选主公的眼光太差,没有看出谁是主角吗?我们都知道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那齐国的国姓是什么,当然也是姜啦,那下一任继承人还用说吗,必然是姜小白啊,毕竟他们广告文案最多,宣传手段贼6。之后就发生了高考作文题里的内容,齐国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回国争夺王位,谁先到王都可以说谁就占主导地位了,这时管仲先来刺杀小白,也不知道为啥不派个箭法准的武士,不过这不重要,最终小白装死躲过一劫,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3)

姜小白获胜了,那公子纠这一派必然要下桌了,而小白也就是齐桓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百步穿杨的管仲,这时鲍叔牙为其求情,说如果你想平平安安的度过余生,我可以给你唱一首孙悦老师的《祝你平安》,但如果你想成为霸王,防脱发的那种,就必须要任用管仲为相才可以。齐桓公出于对鲍叔牙的信任,以及自己稀疏的发量,信任了管仲。虽然目前来看,管仲并没有展现什么本领,我们知道的只有贪财怕死,射箭还射不准,但鲍叔牙说他行,他就一定能行。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4)

管仲也并没有辜负鲍叔牙的期望,他在政治上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联合北方各诸侯国对抗少数民族犬戎,从而得到周天子信任,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让齐国对外战争有了借口;经济上废除井田制,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将土地分为不同等级,分别纳税,提高了农民积极性;税收上发明盐铁税,后世延用千年,稳定了中央财政;户籍上按户统计人口,并分为士农工商,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巩固了统治集团的权力。另外还一不小心创立了妓院,成为妓院们供奉的祖师爷,说明一下,当时妓院是合法的,而且要持证上岗,提供的都是专业化服务。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5)

通过管仲这一系列治理,齐国终于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而齐桓公也成功的当上了春秋五霸之首。故事到这里很完满对不对,电视剧一般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现实里并没有。如果你能知道他们后来的故事,相信对你写高考作文应该也会有帮助。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管仲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受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您不需要来问我的(这回答值得所有职场人学习)。"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齐桓公问:"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请国君务必疏远易牙。"这里简单说下易牙,易牙是为了讨好齐桓公能把自己孩子杀了做羹献给齐桓公的那种人,但往往君主就喜欢这种忠心的。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6)

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遗憾的是,齐桓公并没有听进管仲的话,后齐桓公得重病 ,易牙与竖刁等拥立公子无亏,迫使太子昭奔宋,齐国五公子因此发生内战。易牙等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宫。有二宫女乘人不备,越墙入宫,探望齐桓公;桓公正饿得发慌,索取食物。宫女便把易牙、竖刁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饮食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桓公悔之晚矣,终被饿死,并且尸体几十天后才被发现,一代霸主,这样的结局,可悲可叹。果然人是会变的,齐国还弱小时可以听管仲的,一旦强大了,就以为都是自己的功劳,已经听不进去管仲的话了,这是君王的通病。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7)

那么鲍叔牙的结局如何呢?管仲深知他的性格没有推荐他为相国,而推荐了隰朋,后隰朋逝世,齐桓公坚持鲍叔牙称相,鲍叔牙说我做相国可以,那你把易牙他们几个王八蛋辞掉,齐桓公照做了,但他是离不开这几个王八蛋的呀,后来又给召回来了,但鲍叔牙这么耿直的人怎么跟他们一同为政呢,过了不长时间也郁郁而终了。但他的子孙在齐国还继续做官,成为了四大家族之一,也还过的不错。但管仲的家族后代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管仲改革触犯了贵族利益,管仲死后开始秋后算账,最终只能逃往楚国。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8)

如果说这三个人我最佩服谁,还真不是十项全能的管仲,而是了解自己更了解管仲的鲍叔牙,因为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般的人都是看高自己看低别人的,总觉得别人没自己厉害,但他不一样,他能看到管仲身上隐藏的潜质,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希望看到此文章的每一位都能成为千里马,并且能找到你人生的伯乐。

最后祝所有的高考考生考神附体,金榜题名。(最后蹭一波高考热点)

鲍叔牙管仲桓公三个人物性格(管仲鲍叔牙齐桓公乱入高考)(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