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爆发

改革开放40年新民周刊(八办视界)(1)

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继而进攻锦州

改革开放40年新民周刊(八办视界)(2)

938年日寇为炫耀侵华罪行建成的所谓“柳条湖事件”标杆与爆破地点“纪念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9月19日,日军侵占沈阳。1932年2月,哈尔滨沦陷。至此,在短短四个多月内,东北沦为日本的占领地。日本的侵略行径震动中国社会,各界民众团体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通电,抗议日本侵略暴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也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战

改革开放40年新民周刊(八办视界)(3)

志愿军向敌人发起攻击

1952年9月18日,为配合在板门店进行的朝鲜战场停战谈判,在谈判中争取主动地位,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全线性的战术反击作战。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以军为单位,选定若干敌人连排支撑点和个别的营防御地域。经过充分准备之后,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实施突然攻击,歼敌全部或大部,并在同敌进行反复争夺中再给敌以大量杀伤。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这次战术反击作战于10月31日结束,共进行44天,志愿军共向57个目标进攻74次,打退敌排以上兵力的反扑400余次,歼敌2.5万余人,获得重大胜利。10月24日,毛泽东致电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并指出,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于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